節目預告
【美軍馳援?台美建交有望?但為何行政院長說「自己國家自己守」、外交部長回「不尋求」?】《焦點話題》2020-10-01(四)首播
共軍恐將趁美國11/3大選自顧不暇時侵台?台美建交不再是狂想?美軍馳援顯然有望?
看看前有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札爾、後有國務次卿克拉奇訪台,再加上美國共和黨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提案要求美國政府恢復 1979 年前與台灣正式邦交關係、終結「一中政策」以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16日與我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會晤,表助台返聯……
然而蔡政府卻失常地「謹言慎行」了起來,我行政院長蘇貞昌29日回應立委說,「自己的國家自己守,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外交部長吳釗燮20日受訪稱「台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如何解讀台美關係實況?
美國總統候選人「混亂的」第一場辯論會剛結束,如何解讀民調結果?拜登vs.川普,外交政策超級比一比,誰對台灣好?剛結束的中國大陸與歐盟的峰會,如何解讀這樣結果所呈現出的美、歐盟、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
歡迎收聽!
※來賓: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陳瑋)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美軍馳援?台美建交有望?但為何行政院長說「自己國家自己守」、外交部長回「不尋求」?】《焦點話題》2020-10-01(四)首播
【百年難遇變局中的變與不變──訪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葉匡時教授(上)(下)】《知心人語》2020-09-22& 09-29 (二)首播
新冠疫情後產業發展受重創,又中美衝突全面化,二戰後「自由經貿地球村」的架構將改變嗎?中美衝突從媒體戰、貿易戰、科技戰、上升到外交戰,這相乘新冠疫情「貨出、人不出」的影響為何?特別受疫情重創的觀光旅遊產業鏈、如航空飯店餐飲業,作為曾創辦易遊網、燦星網、易飛網、亦擔任過交通部長的專家,認為後新冠時期的觀光旅遊業的前景?有可期許的轉折點嗎?
台灣最在乎的三件事,台海安全、經貿發展、國際尊嚴,但都很難與「北京臉色」完全脫鉤,那是要「以戰求和」或「擴大互信交往」?
變局當中不變的追求,凡人皆期待能做甚麼像甚麼,但管理與領導,不是食譜做菜,那甚麼是其中的基本功?
歡迎收聽!
來賓:葉匡時(現為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實聯精密化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曾任交通部部長、高雄市副市長、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長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創辦易遊網,燦星網,易飛網)
- 詳細內容
- 分類: 2知心人語(王伊妮)/首播週二21:00/重播週三07:00/週六23:00/週日10:00 (2)
閱讀全文: 【百年難遇變局中的變與不變──訪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葉匡時教授(上)(下)】《知心人語》2020-09-22& 09-29 (二)首播
【(探世界55-56)新疆:什麼都不缺的樂土】《相伴走天涯》2020-09-28 & 10-05 (一)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1相伴走天涯(王伊妮)/首播週一22:00晚間/重播週二08:00/週六15:00/週日00:00
閱讀全文: 【(探世界55-56)新疆:什麼都不缺的樂土】《相伴走天涯》2020-09-28 & 10-05 (一)首播
【綠色照護系列4-亞東安寧病房的綠色奇蹟】《派特的幸福札記》2020-09-28(一)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1派特的幸福札記(葉明理主持) 首播週一09:00 重播 週六16:00 週日04:00
【《後疫情時代的挑戰(九)》氣候不只「變遷」還「緊急」!如何避免30年後若遇強颱,台灣將水淹五千個台北小巨蛋?】《觀點會客室》2020-09-28(一)首播
在英文世界喊水會結凍的《牛津字典》,2019年代表字是:「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
她取代了「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升級為「全球熱化」(global heating);亞馬遜大火持續燃燒且比去年同期相比暴增86%;近日加州野火不停將其上方整片天空染橘紅宛若煉獄;難民不再是戰爭後的產物而如世界銀行所估計 2050 年全球可能會產生 1 億 4000 萬名「氣候難民」……
台灣也是氣候緊急的重災區,綠色和平研究指出,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衝擊分析,推估在2050年不積極減碳的情境下,衝擊六都超過290萬人的居住安全,土地泡水面積相當於五千個台北小巨蛋,包括台北盆地中的總統府、立法院等政府機關!
肺炎疫情已讓人疲於奔命,如何騰出手來處理氣候危機?氣候緊急宣言又是甚麼?作出宣示所代表的意義?歡迎收聽!
※來賓──張皪心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
※城市是應對氣候衝擊的第一線,若不積極減碳,2050年高雄旗津老街也將沈入海平面(照片來源:綠色和平官網https://reurl.cc/zzlKna )
- 詳細內容
- 分類: 1觀點會客室(陳瑋)/首播週一21:00/重播週二07:00/週日19:00/週一06:00
閱讀全文: 【《後疫情時代的挑戰(九)》氣候不只「變遷」還「緊急」!如何避免30年後若遇強颱,台灣將水淹五千個台北小巨蛋?】《觀點會客室》2020-09-28(一)首播
【內在驅策力】《王建煊時間》2020-09-25(五)首播
緬甸全區只有少數非瘧疾區,愛緬基金會創辦時去考察其實都冒著染病危險;有一次,參訪的其中一家的父親,連看病的費用都沒有,當時我想這筆錢就由我來出就好,但接應的人告訴我殘酷的事實,這樣的人竟滿村都是;我後來發現,當地的水質非常髒,水中滿是死老鼠與病媒蚊,而許多成長中的孩子在學校餓到昏倒,我和一群朋友決定成立基金會,專門在當地救助孤兒、打井、搭橋、提供學童每天一碗熱粥……
新華愛心基金會專門在大陸辦撿回珍珠計劃,雙特學生(家中特窮、成績特好)萬人受惠,其中過半學生,在家中一貧如洗的情況下仍考上最好的一本學校……
魯迅為何棄醫從文?他作為民初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父親在其13歲時即逝世,從此立志行醫救助如他父親一樣染病之人,甚至赴日學醫,然而,他看到一部片在談「日俄戰爭」,當時這戰場竟在中華民國所在的大陸,而一旁觀片的日人譏笑著民國,使其下定決心,要用文化改變民族性……
內在驅策力到底是甚麼?從何而來?請聽聽這些動人的故事吧!
- 詳細內容
- 分類: 5王建煊時間(王建煊)/首播週五21:00/重播週六07:00/週日17:00/週一01:00
【我的公共衛生之職涯點滴】《健康大數據》2020-09-28 (一) 18:00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1健康大數據(王勇堯)/首播週一18:00/重播週二05:00/週六13:00/週日22:00
【 (探世界 54)】以色列(三)我所信的是如此真實!《相伴走天涯》2020-09-21週一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1相伴走天涯(王伊妮)/首播週一22:00晚間/重播週二08:00/週六15:00/週日00:00
【綠色照護系列3-黎明向陽園的綠色傳奇】《派特的幸福札記》2020-09-21(一)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1派特的幸福札記(葉明理主持) 首播週一09:00 重播 週六16:00 週日04:00
【做受人信賴的人】《王建煊時間》2020-09-18(五)首播
我國的獨居長者大約五到六萬人,其中有四分之一是中低收入戶,有些人住在沒電梯的老舊公寓,連只是出個門、上下樓都極不方便,一年出門次數寥寥可數,我非常在乎他們的處境;我國失智人口在2017年共27萬人,預估每年增加一人,到2030年約46萬人,這些人的生活大多難以自理、甚至需親人隨侍在側,但若沒有後代的呢……
我曾看過,有位老先生因照顧久病的老太太,擔心未來,一時想不開、灌食其強酸而被阻止,老先生竟自己吞下強酸而亡!老太太呢?雖搶救成功,但孤伶伶又百病纏身的處境,也令人想到就鼻酸…….
我立志做「天使居」無依長者照顧機構,來讓這些處境不佳的長者,能終老且安老,請聽聽我的夢想吧!
……..
王建煊時間(王建煊製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5王建煊時間(王建煊)/首播週五21:00/重播週六07:00/週日17:00/週一01:00
【古韻之聲-廣東音樂精選】《陽明春曉》2020-9-17(四)首播
時間很快的到2020年,資訊快速又爆炸的時代,現代國樂的發展也到了交響大編制的狀態,在早期的國樂聲部及人數多沒有如此龐大,有許多的地方團隊從胡琴、揚琴、月琴、琵琶等擦弦彈撥樂器演奏起廣東音樂、絲竹等形制,而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上海等地也在廣東音樂中加入爵士鼓組的呈現方式,今天大家一起來聆聽1987年出版的廣東音樂精選,感受一下早期四架頭、五架頭的展演模式。
『廣東音樂』
20世紀20-30年代是廣東音樂的興盛時期,出現了許多專業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如何柳堂、呂文成、易劍泉、尹自重等。約在1926年間,受江南絲竹影響,呂文成將二胡引進港、澳,並改用鋼絲琴絃,移高定弦,創製了發音清脆明亮的粵胡(又稱高胡),後又加入揚琴、秦琴,並以高胡為主奏樂器,此為“三件頭”,又稱“軟弓”。後來在“三件頭”的基礎上加入洞簫、笛子、椰胡等絲竹樂器,樂隊進一步擴大,大約在1930年左右定型。
- 詳細內容
- 分類: 4陽明春曉(郭以芯) 首播/週四 20:00/重播週五06:00/週日09:00 /週日21:00
【博物舘是好去處──訪資深故宮人朱惠良教授(上)(下)】《知心人語》2020-09-08 & 09-15 (二)首播
對於主修歷史的人,故宮博物院無疑是最好的就業選擇,而在書畫處任研究員數年之後,能夠考上公費到世界上最頂級的研究藝術考古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就真的是好得無比的機會了,朱惠良教授當年就是這個幸運兒。
博士學成歸國後,她依舊回到故宮,在普林斯頓學習的歐美藝術史理論及研究方法,使她在書畫文物的鑽研中更能關注藝術品當時社會文化與經濟背景,力求能見樹又見林,使研究成果更為豐富而飽滿。
而在國外留學的四年多,台灣的民主運動激勵了她對政治的關注,回台六年之後,因緣際會她獲選為第三丶四屆立委,兩個任期中她推動了博物館立法,公共電視法,保住了三峽老街。
2008年她重回故宮,由靜態的書畫處走向面對國人的第一線:教育展示資訊處,甚至還要兼顧到故宮的的新功能:休閒娛樂。
故宮當時除了接待每年佔國外觀光客六成的訪客丶國內分齡教育的學生丶及親子團隊之外,館方亦對特殊人群:如聽障人丶受刑人丶中輟生丶觀護所青年等,設計合適的展覽及互動課程。
- 詳細內容
- 分類: 2知心人語(王伊妮)/首播週二21:00/重播週三07:00/週六23:00/週日10:00 (2)
閱讀全文: 【博物舘是好去處──訪資深故宮人朱惠良教授(上)(下)】《知心人語》2020-09-08 & 09-15 (二)首播
【 (探世界 53)以色列(二)尋找奶與蜜?曠野不好玩】《相伴走天涯》2020-09-14(一)首播
來賓:Tony & Gail
Gail告訴伊妮第一次去以色列的時候,南地留給她的回憶最為深刻,她們由耶路撒冷駛往南邊,大巴在南地沙漠Negev的高速公路上疾行,風景很像陝甘的黃土高原,車行數百公里看不到樹木,景色沒有變化。不用說她們就是在曠野中。
今天要介紹耶利哥,別是巴,"尋"的曠野等地方。Gail Tony 第一次同去以色列是,有走訪西奈山,死海等景點,神為何使他的選民在見到奶與蜜之前先受困在曠野?是要教猶太人學會信靠神,凡事仰望神的供應。
Tony 和Gail 也曾到約旦帕特拉 Petra參觀了"法櫃奇兵"的美景,他們也上到沙丘wadi的崚缐扮演了一次"沙漠之鼠"常勝軍。
- 詳細內容
- 分類: 1相伴走天涯(王伊妮)/首播週一22:00晚間/重播週二08:00/週六15:00/週日00:00
【談”肌少成疾”與如何讓您肌力加-上下兩集】 《健康大數據》2020-09-14 (一) 18:00上集首播& 09-21 (一) 18:00下集首播
本集來賓 陳昭蓉醫師 林宗慶醫師
陳昭蓉醫師與林宗慶醫師是適健復健科診所院長與副院長。陳昭蓉醫師描述: 適健復健科診所是台灣前幾位開業的基礎社區醫療型復健科診所,用現在的說法更接近一般民眾,所謂”接地氣”。
最近陳昭蓉醫師與林宗慶醫師邀請許碧惠營養師為高齡社會的熱們話題: 肌少症 出書: 肌少成疾。希望聯手肌少症專家傳授保健X營養X鍛鍊,搶救肌少症,盼讀者能受惠:強健下半生。有需要可以看書並實作!
陳昭蓉醫師與林宗慶醫師分別是陽明大學醫學系與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然後各有不斷深造。節目中談到”初心”
1.當初選擇成為復健科醫師的過程?2.復健科醫師的特質跟其他科醫師的特質有什麼不一樣? 當醫學系學生要選擇分科的時候,會給什麼建議?
隨即我試著出題如下,請他們來精采分享,
1. 「肌少症」已成高齡社會最熱門、關注的議題;臺灣目前狀況如何?
2. 認識 骨鬆症、肌少症及關節退化,之間的關聯性?
3. 失能定義?失能評估? 巴氏量表? ADL vs IADL? 與長照2.0和失能保險關係?
- 詳細內容
- 分類: 1健康大數據(王勇堯)/首播週一18:00/重播週二05:00/週六13:00/週日22:00
閱讀全文: 【談”肌少成疾”與如何讓您肌力加-上下兩集】 《健康大數據》2020-09-14 (一) 18:00上集首播& 09-21 (一) 18:00下集首播
【綠色照護系列2-綠色照護研究與運用】《派特的幸福札記》2020-09-14(一)首播
運用自然元素可以打通人與自然互通的管道,啟動人類的自我療癒機制。越來越多國家與專業機構鼓勵把動物、植物、森林、荒野、海洋…等等媒材融合在專業療育場域中,操作手法包括把人帶出戶外,或是把這些元素帶入室內,以及以冒險活動來提供真實經驗等等。陳俊霖醫師將在本集節目中暢談許多相關的國內外研究與運用案例。
《派特的幸福札記》,是由動物輔助治療師葉明理老師主持。這個節目透過主持人自己, 或是邀請派好友來分享他們與動物的生命故事,讓我們了解,幫助動物,幫助人,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集來賓介紹
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常務監事
- 詳細內容
- 分類: 1派特的幸福札記(葉明理主持) 首播週一09:00 重播 週六16:00 週日04:00
【〈戰爭中真有贏家嗎03〉若台海陷爭端,美會派兵馳援台灣?】《王建煊時間》2020-09-11(五)首播
許多人批評我投降主義,但您的父親會不會也是交代您「真打仗了要自保」?!
曾有位擔任聯勤留守署政戰部主任和當兵的年輕人聊起,若解放軍攻台,有一大半人說,「我爸爸交代,打仗時走後面」,還說「如真遇到解放軍就逃」,另一小半人不是不答、就是沉默以對。
對於有許多人相信「美國會來救台灣」,我們從歷史看看這類期盼的結果,希特勒掌權時,先對奧地利總理要求他任命納粹黨作內政部長,接著欲併吞捷克,其求援英國,英國怎麼回應?張伯倫首相竟和希特勒見面後對英國全民廣播說,無論多同情、我們都不能陷英國於不義而使淪陷大戰……
我不知道開戰保不保得住台灣,但可以確定的是,越戰在戰場越南留下了大約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地雷、20萬妓女;美國攻打阿富汗,駐軍與戰事一度飆高到一年1000億美元,整個戰爭下來並含照顧退伍軍人共花掉2兆美元……
戰爭中,真有贏家嗎?別人不敢說的誠實話,今天由我來說!
※照片:美國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淖十八年(照片來源為法新社)
- 詳細內容
- 分類: 5王建煊時間(王建煊)/首播週五21:00/重播週六07:00/週日17:00/週一01:00
登錄區
搜尋
在這裡
在這裡,你可以遇見所有想遇見的人,
在這裡,你可以聽見所有想聽見的聲音~ needs RADIO
【聯絡我們】
台北市士林區翠山街34號 / Tel:(02)2841-1965 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統一編號:31884224 / 劃撥戶名:社團法人中華華美媒體傳播協會/劃撥帳號:1872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