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預告
【世界最低水價阻礙產業升級動能、陷全民於缺水之災,政府再漠視恐使全民受累!李鴻源提「多贏可行政策」】《觀點會客室》2021-03-22(一)首播
人人追求高CP值方案,迎戰越來越常見的大旱,政府除了砸上億預算重整水資源分配,有沒有多贏可行政策?
比起政府祭出「開源」將用海淡水,所引發四大難題,含成本高快一度四十元的水費、高耗電、鹵水衝擊環境、回送挑戰等;面對台灣農業用水占七成、民生用水占二成、工業用水占一成,李鴻源提出三帖可打造多贏又不缺水的政策,作為解方。
對於「護國神山群」的工業用水,李鴻源舉中鋼使用再生水為例,全國首座也是唯一營運中的鳳山溪再生水廠,日產4.5萬噸再生水,縱使每度水價快19元,但是,比起斷水而一天蒸發7億元,民生汙水來源穩定而成了「救命水」;並且,高雄市政府因此每日進帳80萬元、一年可收高達1.2億元!這是他在內政部長任內所促成的,事實上,面對「南北平衡」呼聲、而日益增加的南部人口,這是因應其自然上水資源分布不均的重要可行方案。
而每逢缺水,經濟部都以「台灣農業用水占七成」為由,要求停止農業灌溉用水,現在全台農地於春耕期停灌面積創新高,而過去30年來作物種植面積減少四成,現在水權統計有過時之虞;李鴻源指出,必須盤整了,並且將目前浪費在廢耕地的農業用水釋出,挪作他用,這樣其餘部門也免受缺水之苦。
- 詳細內容
- 分類: 1觀點會客室(陳瑋)/首播週一21:00/重播週二07:00/週日19:00/週一06:00
閱讀全文: 【世界最低水價阻礙產業升級動能、陷全民於缺水之災,政府再漠視恐使全民受累!李鴻源提「多贏可行政策」】《觀點會客室》2021-03-22(一)首播
【男性必須面對的中年危機_攝護腺肥大(上)(下)】《健康大數據》2021-03-22 (一) 18:00首播& 2021-03-29 (一) 18:00首播
本集來賓 黃柏仁醫師
男性宿命!男人停看聽-認識攝護腺3大疾病
「攝護腺」也稱「前列腺」,是男性獨有的構造,所衍生的問題以攝護腺炎、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這三大疾病與症狀發生的機率逐年升高,也嚴重影響男性健康,先讓我們了解”攝護腺肥大”,當然也歡迎女性聽眾一起來關心老公老爸的健康。
- 詳細內容
- 分類: 1健康大數據(王勇堯)/首播週一18:00/重播週二05:00/週六13:00/週日22:00
閱讀全文: 【男性必須面對的中年危機_攝護腺肥大(上)(下)】《健康大數據》2021-03-22 (一) 18:00首播& 2021-03-29 (一) 18:00首播
【沒小便自由的國度】《王建煊時間》2021-03-19(五)首播
日前紐約時報有個專欄刊登有趣的「全民」議題,寫道,幾乎每個工業化國家都比美國更「膀胱友好」,甚至像發展中較貧窮國家也是,美國根本不適合需要尿尿的人生存。
我二十多年前曾赴美國巡迴講道,共講了58場,有天外出想借廁所就登門拜託,沒想到對方峻拒,難道因我是黃種人嗎?但,那可是一間教會耶!
其實,好幾年前,我常去大陸,那裡的公廁很缺乏、也不高齡友善,長輩要大號但無力蹲下,最後搞得一身髒、極為狼狽,但內急這檔事也驚動中央政府,到處蓋公廁,也有了坐式馬桶……
我有次在新聞看到一社會事件,是有位在別人家窗邊小便的人,被打到肋骨斷,送醫才知道這人有血癌、又心智障礙,住院後兩周就逝世了……
- 詳細內容
- 分類: 5王建煊時間(王建煊)/首播週五21:00/重播週六07:00/週日17:00/週一01:00
【迎戰56年大旱!除了救急還有永續,是時候討論「以價制量」如何可能】《焦點話題》2021-03-18(四)首播
台灣水價世界最低之一,水價正常化調漲而「以價制量」是理想,現實則是民選領袖「馬蜂窩」;但是,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2016年曾調漲,當時如何辦到?
耗水費正熱議,但對「護國神山群」高耗水的高科技製造業開徵耗水費一案,有可能兼顧環境與產業?
不僅全台農地於春耕期停灌面積創新高,從新竹到台南多個縣市亮起水情吃緊的橘燈,台灣三大科學園區全數處在橘燈區域、「國安級」半導體產業受到影響引發國際關注等。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日前所提出四管齊下「救急」,桃竹幹管、新竹海淡廠、抗旱水井、節水措施四方面下手之策,行不行?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陳瑋)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迎戰56年大旱!除了救急還有永續,是時候討論「以價制量」如何可能】《焦點話題》2021-03-18(四)首播
【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西遊記】《月滿西樓》 2021年2月至4月每週四首播
《月滿西樓》節目,讓我們賞析中華文學與文化,重溫古典風華。楊昌年教授幽默又深入淺出談中華文學,讓您愛上中國古典文學。2021年二月份至四月份,每週四持續賞析介紹《西遊記》裡的故事。
needs RADIO《月滿西樓》(楊昌年教授、廖寧主持)
首播 週四 18:00
重播 週五 05:00 週六9:00 週日23:00
- 詳細內容
- 分類: 4.月滿西樓(楊昌年教授與廖寧共同主持)首播週四19:00 重播週五05:00 週六09:00 週日23:00
【請跟我來台大校史館川流廳ㄧ訪 “藥,什麼?”特展】《健康大數據》2021-03-15 (一) 18:00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1健康大數據(王勇堯)/首播週一18:00/重播週二05:00/週六13:00/週日22:00
閱讀全文: 【請跟我來台大校史館川流廳ㄧ訪 “藥,什麼?”特展】《健康大數據》2021-03-15 (一) 18:00首播
【(探世界11)歐洲大河之戀(三)】《相伴走天涯》2021-03-15 (一)首播
(接龍)
船到渥茨堡Würzburg ,我們上岸參觀,這兒的城堡都有鮮活的著色,大莊園Hofgarten的樹木剪成拙樸的卡通造型,我們上了曼因橋。長橋上有年輕人在玩脱下衣服擺在橋上接龍的比賽,戰況熱烈,最後不少年輕人為了贏得勝利,脫到只剩內褲在冷風中發抖,主持人特別談到德國朋友不介意祼露的民族性格,可見到文化的差異。
(運河)
中國人總認為歷代最偉大的工程是萬里長城,而我獨獨鍾情於另兩項曠世的工程--京杭大運河與都江堰。原因無他,長城不能接受時間的考驗,早早胡馬就渡了陰山,長城的國防價值證明無效,如今只存留觀光價值。而那兩項偉大的水利工程好用到今天,大運河依舊有萬千躉船南來北往,都江堰也仍然灌溉成都平原,讓四川人安心打麻將,溫飽無虞。
- 詳細內容
- 分類: 1相伴走天涯(王伊妮)/首播週一22:00晚間/重播週二08:00/週六15:00/週日00:00
【音樂老師何佳芸和動物輔助治療的故事】《派特的幸福札記》2021-03-15(一)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1派特的幸福札記(葉明理主持) 首播週一09:00 重播 週六16:00 週日04:00
【「綠電革命」或「贖罪券」而已?!RE100綠能百分百,到底行不行?】《觀點會客室》2021-03-15(一)首播
來個預測:高科技業老大哥帶頭響應RE100,將掀骨牌效應(例如愛講滅台計畫的韓國大廠也將加入),或「空前絕後」了?
2050年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RE100對於講本求利的產業而言,綠能的間歇性、並儲能技術未突破前,RE100是否淪「贖罪券」的表面形式(例如不真用綠電、而只去買再生能源憑證)而已?
「台積電成為世界第一家加入RE100的半導體廠牌,與沃旭能源簽約20年」這句標題,耳熟能詳,具體是指說──2050年百分百使用離岸風電嗎?風力發電有間歇性,沒有風時台積電不就慘了?
RE100即 Renewable Energy 100%,綠能百分百到底行不行?更多系列內容,歡迎收聽!
※來賓──溫麗琪(中華經濟研究院 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暨研究員)
- 詳細內容
- 分類: 1觀點會客室(陳瑋)/首播週一21:00/重播週二07:00/週日19:00/週一06:00
閱讀全文: 【「綠電革命」或「贖罪券」而已?!RE100綠能百分百,到底行不行?】《觀點會客室》2021-03-15(一)首播
【關於男性長壽病攝護腺肥大…我的自我照護經驗】《王建煊時間》2021-03-12(五)首播
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很常見的問題,常會造成男性排尿不順、尿不乾淨、頻尿、夜尿頻仍打斷睡眠等眾多不適;51~60歲的男性約有50%有攝護腺肥大的現象,70歲約有70%,到了80歲以上,幾乎90%以上的男性都有攝護腺肥大;今天和大家分享我的自我照護經驗!
….
王建煊時間(王建煊製播)
【播出時間】
首播 週五 21:00
重播 週六 07:00 /週日17:00 / 週一01:00
- 詳細內容
- 分類: 5王建煊時間(王建煊)/首播週五21:00/重播週六07:00/週日17:00/週一01:00
【養老….靠兒女?靠政府?「以房養老」,怎麼養?】《焦點話題》2021-03-11(四)首播
是養兒防老、或「遠親」不如近鄰?現實上,年輕一代為了育孩與工作,都離鄉而扎根大都會甚至移民國外去了……然而,更多人選擇的是不婚也不生,又台灣人平均壽命達81歲,則無子的長輩,晚年的經濟安全、老病誰來顧,成為迫切需要;
靠政府吧!但,政府的社福資金頻傳見底?難怪了,與「長輩天堂」的北歐國家相比,其所得稅率是40~50%,台灣是世界最低之一;而「生不如死」,則勞動參與率下探、扶養比上升,社福資金似乎沒有「回春」的可能。
那「以房養老」呢?台灣的自有住宅率大概是85%,每戶有房,而房子正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資產,有人還戲稱,買個房子當包租公(婆)等於是養一個啞巴兒子,在退休時候,每個月把房租奉上,比兒子還準時孝順咧!但這划算嗎?誰有資格申請?已使用新興方式以房養老案的「前車之鑑」,又是怎樣?
「窮得只剩房子」的現象在無子的長輩中特別常見,如何讓其安心終老?前監察院院長王建煊與夫人蘇法昭老師,能體會無子長輩的憂慮,誓言讓長者「無子變有子、老有所依」,並為其打造猶如天使家的長照機構,三月五號時,第一座「鑫淼天使居」已於日前(3/5)動土了,預計將於111年第三季落成啟用!而為了孤貧無依長者老後無憂,王院長致詞時也提出「捐房養老」概念,一來自己晚年老有所依、二來還「人去愛留」。
- 詳細內容
- 分類: 5王建煊時間(王建煊)/首播週五21:00/重播週六07:00/週日17:00/週一01:00
【到底憂鬱症是什麼?】《愛的生活家》2021-03-03、03-10、03-17(二)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愛的生活家(良慧)/首播週一至週五11:00(上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0:00(凌晨)
【寶島回想曲:台灣的時代臉譜與步步足跡──專訪沈冬教授談台灣流行樂宗師(上)(下)】《知心人語》2021-03-09 & 03-16(二)首播
台灣自戰後荒蕪裡復甦更生,當時流行樂及電影音樂首屈一指的大師中,作曲家周藍萍實為代表;〈綠島小夜曲〉、〈願嫁漢家郎〉、〈家在山那邊〉、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音樂,首首雅俗共賞,甚至揉合了懷念中國故土、又眷戀台灣的「他鄉作故鄉」之情。
這集的「知心人」,曾任台灣大學音樂所教授暨所長、亦開國內風氣之先而肩負台大首屆國際事務處國際長重任、如今借調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執行長;訪談中,我們或談其對流行音樂的研究、或憶其先人沈葆楨、或談台灣的英語教育縮影──她,是沈冬教授。
我們將會聊到的有,魂縈舊夢:周藍萍與其風靡全台的創作;繼往開來:沈葆楨,治理者的專業叫作良知;開創新局:台大的「外交部」;英語教育縮影: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七十周年;歡迎收聽!
- 詳細內容
- 分類: 2知心人語(王伊妮)/首播週二21:00/重播週三07:00/週六18:00/週日10:00
閱讀全文: 【寶島回想曲:台灣的時代臉譜與步步足跡──專訪沈冬教授談台灣流行樂宗師(上)(下)】《知心人語》2021-03-09 & 03-16(二)首播
【胡譽嚴獸醫師淺談汪喵的腎臟疾病照護】《派特的幸福札記》2021-03-08(一)首播
你知道腎衰竭在貓狗的死因分居第2,3位嗎?你知道貓狗的腎臟疾病病程分為幾級嗎?你知道如何保護汪喵脆弱的腎臟嗎?你知道應該如何陪伴長期受腎病所苦的老毛孩們嗎?
在高齡化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毛孩兒,面臨腎臟功能受損,長期就醫的命運。本集節目中在南台灣頗富盛名的胡譽嚴醫師,將為大家介紹腎病動物的醫療處置與疾病照護,幫助飼主們能夠早期發現毛寶貝的問題,知道如何跟醫師配合一起陪伴毛寶貝走過漫漫養病路。
《派特的幸福札記》,是由動物輔助治療師葉明理老師主持。這個節目經常邀請在動物領域各有專精的派特(pet)好友們,來分享我們是如何以自己的專業來幫助我們所愛的毛孩兒們!
◎本集來賓介紹
胡譽嚴(高雄中興動物醫院腎臟重症科主任)
- 詳細內容
- 分類: 1派特的幸福札記(葉明理主持) 首播週一09:00 重播 週六16:00 週日04:00
【為何全球誓2050淨零碳排?!孩子飯碗與企業下一代存續挑戰─專訪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觀點會客室》2021-03-08(一)首播
在疫苗大戰下,國際間還有另一攸關存續議題:2050年淨零碳排。
二月時強大暴風雪侵襲德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聯合國秘書長2020年數度呼籲淨零碳排、2/17宣示將組2050淨零碳排聯盟,日本與南韓拼2050淨零碳排,國際好幾種相應倡議: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倡議(RE100)、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CFD)、電動車倡議(EV100)…….
上述種種,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同時是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說,「這不只關乎環境,而是產業競爭、國際貿易、和國內從褐色經濟轉向零碳社會」!他舉例說,台灣是很多大廠如蘋果的供應鏈的廠商,而蘋果響應RE100,若台積電不想被抽單、就要百分百用綠能,所以為什麼找上沃旭能源還一買就20年,而這當中所稱綠能並不包含核能。
不過,反正2050年還很遠?周桂田不這樣認為,他說,2050年時,你孩子正在大展身手,而各企業接班人也必定碰到這問題。他解釋說,過去談「CSR(企業社會責任)」,大家會想像的是,幫助偏鄉、藝術,這當然很好,不過,目前轉向「ESG(環境、社會、企業治理)」,這是一個全球運動,「跟氣候連結一起,看有沒有做到環境友善」,這是去因應氣候災害、或暖化而來的傳染病大流行等。
- 詳細內容
- 分類: 1觀點會客室(陳瑋)/首播週一21:00/重播週二07:00/週日19:00/週一06:00
閱讀全文: 【為何全球誓2050淨零碳排?!孩子飯碗與企業下一代存續挑戰─專訪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觀點會客室》2021-03-08(一)首播
【台灣病童救星!呂鴻基教授談先天性心臟病 與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上)(下)】《健康大數據》2021-03-01 & 03-08 (一) 首播
兒童心臟學耕耘超過60年的呂鴻基教授,成立台灣第一個醫療基金會、催生出台大兒童醫院,他還擁有「台灣兒童心臟學之父」的稱號。台灣兒童救星是他!91歲醫生爺爺至今奮鬥不歇……
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約占新生兒的千分之八至十,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非常複雜,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必須進行開心手術,所需醫療費用動輒幾萬元,在七十年代,全民健康保險尚未開辦,動輒新台幣二十萬元的醫療費用! 呂鴻基教授邀請各界賢達紛紛共襄盛舉,一九七一年六月,「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式成立,是台灣第一個醫療基金會,成立宗旨是協助心臟病童獲得適當的治療、促進社會人士對心臟病童的關懷,並鼓勵小兒心臟病的預防與研究。
少子女化實為臺灣當今社會面臨重要嚴峻挑戰之一,呂鴻基教授關心近年來國內總生育率持續下降,呼籲落實守護幼兒的健康。衛福部致力優化兒童健康醫療網,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宜蘭縣、屏東縣等六縣市將率先試辦「兒童專責醫師」。計畫為期一年,目標涵蓋當地一成三歲以下兒童,預計連續試辦四年,逐步擴大範圍。同時,呂鴻基教授也給大家”健康小叮嚀” ,歡迎收聽王勇堯藥師主持的《健康大數據》!
- 詳細內容
- 分類: 1健康大數據(王勇堯)/首播週一18:00/重播週二05:00/週六13:00/週日22:00
閱讀全文: 【台灣病童救星!呂鴻基教授談先天性心臟病 與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上)(下)】《健康大數據》2021-03-01 & 03-08 (一) 首播
登錄區
搜尋
在這裡
在這裡,你可以遇見所有想遇見的人,
在這裡,你可以聽見所有想聽見的聲音~ needs RADIO
【聯絡我們】
台北市士林區翠山街34號 / Tel:(02)2841-1965 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統一編號:31884224 / 劃撥戶名:社團法人中華華美媒體傳播協會/劃撥帳號:1872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