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0南島之歌 布農與鄒族2

本集將介紹九首布農族與鄒族之傳統歌謠音樂,並介紹及各自獨特的演唱形式。

《布農族》在臺灣的原住民中,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由於對於小米收穫的重視,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繁複而長時間的祭祀儀式。一些比較常被學者提到的儀式,包括「小米開墾祭」(Mapulaho)、「小米播種祭」(Igbinagan)、「除草祭」(Inholawan)、「收穫祭」(Sodaan)、「入倉祭」(Andagaan)、「射耳祭」(Malahodaigian) 等。《鄒族》北鄒和南鄒,由於在地域上相互區格的關係,已各自發展出自己獨有的音樂型態。由於北鄒人數比較多,因此音樂特性仍保有鄒族自主的個性;南鄒則音受到布農族強勢文化的影響,音樂具有外來色彩。

布農人不但祭儀的繁複,在音樂上也發展出相當複雜的和音唱法,配合祭禮的進行。早時西方音樂學者認為音樂發展的程序是由單音、複音而至和聲,至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 寄交聯合國的文教組織於年度大會上發表,與會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因而重新審視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鄒族歌謠在族人的生活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諸如民俗活動、信仰觀念、征戰儀式、神話傳說、部落倫理等,都和歌謠或多或少地發生關聯。部落最重要的祭儀戰祭裡,整個儀式的重心都和祭歌相聯,若無沒有祭歌,戰祭便是徒具形式的團體活動;因此不論是迎神降臨、送神歸天、歌舞頌神等,每個環節都要靠祭歌來完成。

祭歌的曲目包括了迎神曲、送神曲、戰歌(快、慢)、歷史頌、勇士頌、天神頌、青年頌、亡魂曲等。其中迎神曲、戰歌(慢)、歷史頌、勇士頌、青年頌在達邦及特富野均有各自的歌曲,兩社在祭歌的演唱順序不同。但每首祭歌都有領唱人,過去由征帥擔任,或由勇士領唱。現在則由族人長老或會唱的年輕族人領唱,但婦女則禁止領唱祭歌。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陽明春曉》(郭以芯主持)
首播台北時間:週四晚間20:00
重播台北時間:週五上午06:00/週日上午09:00/週日下午21:00
(非台灣地區聽眾,需換算至當地時區時間收聽。)

收聽方式:
1.電腦網路收聽:
needs radio首頁點下去,再點選on air,即可收聽節目。
電腦網路收聽捷徑: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1060
2.手機收聽: 
下載「HiNet hichannel廣播」app→下載安裝後,搜尋「needsRADIO」,即可收聽
3.中華電信MOD機上盒收聽:
MOD首頁選「音樂廳」→「廣播」→「生活類」,選「needs 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