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Multithumb found errors on this page: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http://images.epochweekly.com/035/60-01.jpg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http://images.epochweekly.com/035/60-01.jpg

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是一個非正式的經濟指數,用以測量兩種貨幣匯率理論上是否合理。這種測量方法假定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此指數是由《經濟學人》之編輯Pam Woodall(畢業於曼徹斯特大學倫敦政經學院,主修經濟)19869月推出,此後該報每年出版一次新的指數。該指數在英語國家裡衍生了「Burgernomics」(漢堡包經濟)一詞。

七月初,台灣的媒體紛紛報導全球知名的英國倫敦《經濟學人》財經雜誌最新公佈的「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其中最受矚目的訊息是「兩岸三地的貨幣都嚴重低估」,人民幣被低估達58%、港幣被低估55%,新台幣則被低估33%。這到底是怎麼估算出來的呢?

60-01.jpg 據《經濟學人》調查,一個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即麥香堡)在美國賣3.41美元,在中國只售11元人民幣,在台灣則賣新台幣75元。同樣的一個大麥克漢堡,不論在何地應有相同價值,而一個大麥克漢堡竟然有3.41美元、11元人民幣、75元新台幣三種計價。就是說,3.41美元=11元人民幣=75元新台幣。那麼,1美元就等於(113.413.23元人民幣,但中國官方的匯率卻是1美元換7.6元人民幣,於是人民幣的幣值就被低估了58%﹝(13.23/7.6X100%﹞;同理,可以輕易的推算出港幣低估55%,新台幣低估33%,日幣也是低估33%,韓幣則低估8%,馬來西亞幣低估達53%

相對於亞洲國家的幣值都低估,歐洲國家的貨幣卻顯現高估。以同樣一個大麥克漢堡的價值來衡量,北歐冰島和挪威幣值分別高估達123%102%;瑞士、丹麥和瑞典的幣值也都高估達49%以上。

所以,由「大麥克指數」反映各國幣值(相對於美元),大體而言,富裕國家的幣值都高估(唯一的例外是日本),新興國家的幣值則大都低估。要問的是:這樣的對比有意義嗎?這得由貨幣的意義談起。

「貨幣是交易的媒介」眾所周知,也就是為了交易方便、降低交易成本,才有貨幣的出現,因而貨幣只是一種「工具」、「媒介物」,交易者在意的是以貨幣換得的「實物」,於是乃有「貨幣是面紗」、紙幣本身沒有價值的說法。換個角度看,由於「以物易物」不方便、困難,人類才發明貨幣這種工具或媒介,本來全球只有一種媒介物,世人彼此交易最為方便,如今卻幾乎各國都有自己發行的貨幣,於是出現「匯率」,而「外匯市場」也普遍存在。

不論是哪一國的貨幣,其幣值應反映實際物品的價值,但在各國政府不同政策考量下,往往脫了鉤,更嚴重的是,由於外匯市場的投機炒作,各國的匯率乃更為混亂,高低估不只成為常態,幅度還大得嚇人。由於匯率的混亂擾亂交易,影響世人民生至鉅,「貨幣統合」的聲音不但出現,「歐元」的實施更是往「世界元」目標落實的重要一大步。

不過,這條路不但崎嶇,甚且非常遙遠,而因麥當勞風行全世界,如今已在120國銷售,麥當勞具普世信用,其產品製作規格全球劃一,具「標準化」資格,理論上大麥克在各國售價換成美元應一樣,若不同則顯現出各國匯率的高低估。由本年資料所反映的各國幣值情況,與一般的瞭解是符合的。由於「大麥克指數」簡單易懂,也有道理在,是很值得參考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