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播出節目
  

4陽明春曉(郭以芯) 首播/週四 20:00/重播週五06:00/週日09:00 /週日21:00

閱讀全文: 【世界民謠-鼓舞‧亞非拉舞曲】《陽明春曉》2018- 5-3 (四)首播
在2018-05- 03(四)節目中,將介紹海鷗(緬甸)、尼羅河‧我的母親(埃及)、腳鈴舞(孟加拉)、達姆‧達姆(阿爾及利亞、牧羊女(新疆)、櫻花(日本)、新加坡舞曲(新加坡)、罐舞(斯里蘭卡)、阿特拉斯之舞(摩洛哥)、我的愛(敘利亞)。
使用樂器有:排鼓、阿拉伯罐鼓、孟加拉鼓、新疆手鼓、孟加拉腳鈴、印度塔布拉鼓等。
本節目介紹來自十三個國家的舞曲,大部分由當年東方歌舞團演奏過的曲目,但因應現代樂團編制的不同,關迺忠指揮便以其經驗結合當時的民樂編制,將大部分的樂曲重新編配,並邀請有「新疆鼓王」之稱的阿布列孜邀請到台灣,與高雄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錄製了『鼓舞.亞非拉』專輯。

 閱讀全文: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新疆器樂曲】《陽明春曉》2018- 04-19(四)首播

2018-4-19(四)節目中,要以新疆樂器的特色為介紹,將有10首器樂獨奏曲分享。維吾爾傳統樂器品種多、製作美、著色好、音質悅耳。較為廣泛使用的樂器主要有:都塔爾、熱瓦甫、彈布爾、達卜、納格拉。都塔爾:是維吾爾族唯一的指彈彈弦樂器。這種樂器音色柔美,可獨奏,也可與手鼓一起為歌舞伴奏。熱瓦甫:是維吾爾和烏茲別克等少數民族所喜愛的彈弦樂器,比較普及。彈奏時左手握頸斜滑走弦,右手持牛角片或竹片彈撥演奏。彈布爾:為彈弦樂器,其聲鏗鏘、悅耳,十分獨特。彈布爾常用作獨奏樂器,在家慶宴樂中與熱瓦甫、手鼓等樂器組台,為歌舞伴奏。達卜:漢語稱手鼓,是維吾爾族廣泛使用的古老的打擊樂器。為合奏和伴奏不可缺少的樂器,它聲音脆亮,在樂隊中起著統一節奏和速度的作用。它是波斯阿拉伯文化東傳的產物之一。納格拉:是以木槌敲擊演奏的對鼓,漢語稱鐵鼓。主要用於盛大節日和婚禮。它與嗩吶相配合,創造出一種歡快喜悅的氣氛,令人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

閱讀全文: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雲南傳統音樂】《陽明春曉》2018- 4-12 (四)、2018-04-26(四)首播
在2018-4- 12(四)節目中,將介紹【雲之南】這張專輯所呈現的雲南傳統音樂元素搭配現代錄音手法的創新製作,「雲之南」、「拉木鼓祭」、「月上瀘沽湖」、「西雙版納」、「女兒阿詩瑪」、「吹樹葉的然迷」、「阿細跳月」。
雲南民族音樂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傳統。遠古先民們的音樂活動,難以稽考。而早在漢、晉文獻中,則已能查到有關雲南民間歌曲的記載,如漢代司馬相如《上林賦》中提到的「巔歌」,晉代常璩《華陽國誌》中述及的博南(今
永平)「行人歌」等即是。至於以來從楚雄、祥雲、晉寧等地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編釧、銅鼓、葫蘆笙、鑼等樂器,則已是兩千多年前的遺物。其中銅鼓、葫蘆笙等至今仍在雲南彝、佤、壯、苗、拉祜、僳僳等民族中廣為流傳。據考證,滇中地區還是銅鼓的發源地之一。此外,雲南許多重要樂種,如流傳於麗江的納西古樂「白沙細樂」(或稱「別時謝禮」),流傳於大理州的白族大本曲、吹吹腔,以及廣泛流傳於雲南各地的「洞經」音樂,或起源於元代、或始自明朝,均有著相當久遠的歷史。

閱讀全文: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吉林延邊朝鮮族】《陽明春曉》2018- 4-5 (四)首播
在2018-04-05(四)節目中,將為各位介紹中國吉林延邊的朝鮮音樂,使用的樂器有伽耶琴、橫笛、揚琴、短簫、奚琴、篳篥、筒簫與長鼓為伴奏的打擊樂,著名的民歌《桔梗謠》《阿裏郎》幾乎人人會唱,豐富多彩的民間舞蹈,如《農樂舞》《長鼓舞》《扇子舞》。

閱讀全文: 【諾魯茲新年在台灣-中亞音樂生活】《陽明春曉》2018-03-22 (四)首播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台灣,今年由跨文化藝術交流協主辦,將於2018年3月21-24日,於臺北市中山堂四樓舉辦2018年〔春分報喜.諾魯茲新年在台灣〕新年慶祝活動,除了21-23日有靜態的攝影作品等活動,也廣邀在台灣的中、西亞人士來介紹他們的國家和新年習俗,並且有現場講座與音樂講述來自伊朗、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的分享,現場還有諾魯茲市集讓大家體驗傳統工藝、音樂和點心,歡迎上網報名參加,體驗「諾魯茲新年」的文化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