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20210716微聲盼望
(撰文:needs RADIO陽明)
2021/07/16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孔子)
家母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愛貓人仕,在我和她共同生活的六十六年中,我們家少有沒有養貓的時段,直到如今,她雖已經離我而去了快兩年了,我還依舊豢養著時時陪伴著我的小貓.....
朋友們也大都知道我愛貓,但並不知道這份跨物種情感的背後,對我而言,還有一個心靈上的秘密花園......

 

在我的印象中,媽的身旁永遠有愛貓相隨,在她離世後,每每當我撫摸著依偎在側的寵物小貓時,心中所泛起的,卻是對母親無限的懷念......
其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思維,就是想到母親晚年寡居的歲月,是何等無怨的與我同居,我為了事業的奔赴,常常無法作息穩定的陪侍,歷經婚變之後,更是公私相煎,必需父兼母職,凡此種種,我未曾聽過與我同住的母親,有過一點對我的責難或對己處境的怨嘆,只是風雨如常的陪著我,隨時隨手看能提供什麼幫補.....
我常常看著已經隨我生活十五、六年的小貓,不自覺的表達出對牠的疼惜,甚至是感謝,因為,牠陪著我走過曾經這麼多的顛簸路,就在轉瞬間,對象變成了慈怙的老母,一樣的理由,但沒有一次,不是涔涔淚下,無法自己!想到媽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如何辛苦拉拔我長大成人的付出,已無需贅言再表,但光就教職退休後,因父親過世隨我而居以來,從來就離安享天年的生活標準甚遠,為了幫扶我辛苦的人生,她也毫無猶豫的扮演著支柱的角色,直到氣絕病榻之際,聽到了我在耳邊對現今生活安順的報告後,才安祥的放手而去......
手上撫摸著的貓,心中所懷念的慈母,看似同樣的情懷,但在程度上,卻是天淵地遠的差距,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我充滿了自責與遺憾,想到三十年前,在父親臨終前,要極力善侍母親的承諾,覺得羞愧與悔恨,湧出的淚水,只能略表不再有機會盡孝的無奈......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我真的透懂了!
有一部二十世紀八O年代推出的音樂劇「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想必大部份的朋友都多少有所聽聞,它是由當代音樂劇的大師 「安德魯.洛伊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所創作的,劇中有一幕女主角到父親的墓前,傾吐心中思念的劇段,因為是音樂劇的關係,所以劇情的主題意識,均以歌唱的形式來表達,所以,就有一首由女主角,以第一人稱唱出的心曲,名為:「多麼希望你能再在身旁」(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每次聆賞此曲,心中就泛起為人兒女的遺憾,人是一種很莫名的動物,往往要失去了以後,才會感到沒有及時掌握的悔恨,而這種情愫就以父母子女間交錯的處境最為凸顯,相對東西民風上,西洋人類似的表現,遠比東方人稀少,因此這首親墳前的反省與表白,就特別的顯出其中人文意涵的特色!
嚴格來講,韋伯並不是受過學院洗禮的專業作曲家,但他的作品,幾乎每一首曲子都是坊間膾炙人口的創作,細究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來自心靈誠實無僞的表白」,這正是任何一部音樂作品得以感動人心的唯一因素......
雖然疫苗的數量日漸豐餘,但疫情衝擊每個人生涯的影響,仍舊處處可見,耄耋尊親一病不起的淒涼,讓我們目睹了悲歡離合背後的無助與懊惱,一息的存續,竟然像是狂風般的,就奪去了多少相依同行的家人,科學再萬能,也無法在生死關頭上,多爭去毫釐分秒!既然如此,又為何身處合聚之時,不把握須臾盡享人倫之美呢?樹想停止擺動,無奈風吹不已,已經道明了天地不從人願的真相,而孝侍尊親,豈有坐視蹉跎,寧願失後頓足,而不把握當下,戮力盡孝以求無憾之理呢?
與您分享這首淚眼悸懷的心曲......
音樂欣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