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02013亞太烏茲別克手鼓「手鼓」泛指打擊樂器裡以手掌、手指拍擊或彈指發音的膜鳴樂器(membranophones)。散佈在世界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手鼓音色和造型。各有演奏方式、稱呼、型制、蒙皮方式、無鈴環及有鈴環、徒手或持棍棒擊打等分類;相傳在公元四世紀即已流行,敦煌北魏時期(439—535)的壁畫即有其形象。在秦漢、三國、兩晉和南北朝時,各民族之間交往頻繁,東到朝鮮、日本,南到印支國家,北到蒙古,西到印度、波斯等地。特別是西漢武帝時的張騫通西域後,開通了絲綢之路,帶回西域各國豐富多采的音樂、歌舞及樂器。 「手鼓」也是漢族人對這一類打擊樂器的俗稱,在維吾爾語中稱為「達卜」,其中一說是因擊奏時發出「達」、「卜」兩種音響而得名Daf。維吾爾族音樂中,對節奏表達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是達甫Daf和納格拉鼓Naghra。常用於民族歌舞表演、木卡姆套曲表演的手鼓,或是鼓吹樂中的納格拉鼓樂;在喀什木卡姆中被視為最重要的打擊樂器。由烏茲別克境內塞瑪里達敘(Saymalitosh)出土的古石版畫顯示,手鼓最早出現在早期的儀式祭典中,在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傳入中亞地區之前,這種手鼓已普遍流傳於突厥民族,主要由女性在儀式祭典中演奏,儀式前會以動物鮮血灑在鼓上,賦予新的生機;隨著時間的發展,朵以拉手鼓開始流傳於民間音樂的演奏,不再限於女性的簡單節奏,男性演奏者的加入讓節奏更加富有變化;因應演奏的需要,手鼓的尺寸也開始變小。朵以拉手鼓被廣泛的運用在烏茲別克音樂中,始於二十世紀的上半期中旬,現成為舞蹈及音樂表演的主要節奏樂器。 在烏茲別克偏北部,以塔吉干為主的地區,多稱手鼓為「朵以拉」(DoiraDoyra),而西部以花剌子模為主的地區,多稱手鼓為「達甫」(Daf),另外在東部以安地戎、費干納等地為主的地區,一般多稱為「契迪爾瑪」(Childirma)或「契爾曼達」(Chirmanda)。

2017-03-02()節目中,將介紹多首烏茲別克與維吾爾族傳統鼓樂,除了手鼓獨奏不同的呈現手法,以及與艾捷克、揚琴、木嗩吶等樂器的搭配,更有當地器樂合奏的不同樣貌2016-﷽﷽﷽﷽﷽﷽﷽﷽﷽﷽﷽﷽﷽﷽﷽﷽﷽﷽系、。請準時收聽由郭以芯老師為您主持的《陽明春曉》節目。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陽明春曉》(郭以芯主持)

首播台北時間:週四晚間20:00
重播台北時間:週五上午06:00/週六下午17:00/隔週一上午07:00
(
非台灣地區聽眾,需換算至當地時區時間收聽。)

收聽方式:
1.
網路收聽:
needs radio
首頁點下去,再點選on air,即可收聽節目。
收聽捷徑: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mobile/index.do?id=1060
2.中華電信MOD機上盒收聽:
MOD
首頁選「音樂廳」→「廣播」→「生活類」,選「needs RADIO」。
3.
手機收聽:
下載「Xuite隨意聽」app→下載安裝後,在程式左上角點選單(三橫線處)→選單裡有「hichannel廣播」選項,點選後即可連結hichannel廣播list→找到needs RADIO,並點右邊的星,即會自動出現並置首
iOS下載此APP後,點選「收音機」圖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