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0廣東漢樂圖片 

岭南三大樂種分別是:潮州音樂、廣東音樂、廣東漢樂。今日介紹廣東音樂中的《彩雲追月》、《孔雀開屏》;廣東漢樂中的《翠子登潭》、《嫁好郎》、《雨打芭蕉》、《鳥投林》;潮州音樂中的《粉蝶採花》。   

「廣東音樂」是流行於中國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器樂曲,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暢優美,節奏活潑歡快。廣東音樂形成於清末,很多樂曲是由戲曲過場音樂、民歌、民間器樂曲牌演變而來。廣東音樂也吸收了江南和北方音樂以及中原古樂的因素,結合本地語言的特點而產生。由於其出現較晚,許多曲目都是由音樂家創作的。 

廣東音樂組合樂器主要形式有:硬弓組合:二弦、提琴(大板胡)、三弦、月琴和喉管(或橫簫),便組成五架頭。軟弓組合:高胡、揚琴、琵琶(或秦琴)、洞簫、椰胡|或二胡。從在地曲藝伴奏形式發展起來的組合:洞簫、椰胡、琵琶(古箏或秦琴)。吹打樂組合:大小嗩吶為主奏,配上鑼鼓等打擊樂器,或加進其他弦索樂器。 

「廣東漢樂」分布在廣東梅州、汕頭、韶關、惠陽等地區又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據查是古代漢民由中原南遷時帶入的有"中州古樂"之稱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等相融契約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在長期的流傳中漢樂有過種種稱謂。如"國樂"、"中州古韻"、"客家音樂"、"外江弦"、"漢調音樂"、"鑼鼓吹"、"打八音"等。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屆羊城音樂會上經眾多音樂家研討正式定名為「廣東漢樂」。 

「潮州音樂」潮州人的傳統民間器樂,盛行於中國廣東省潮州、汕頭、揭陽、汕尾海豐陸豐,分布到周圍的漳州(閩南)、惠州、梅州和香港、澳門、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等潮人聚居地。它的樂器大約可分絃類:有白字頭絃、外江頭絃、二絃、二胡、三絃、琵琶、月琴、秦琴、箏、洋琴等;管類:吹、橫笛。鼓板:鼓、板、梆子。銅器:蘇鑼、斗鑼、月鑼、鈸。可依演出場合分成室內樂與廣塲音樂,室內樂包括潮州弦詩、潮陽笛套、潮州細樂和潮州廟堂音樂。廣塲音樂主要有潮州大鑼鼓、潮州外江鑼鼓、潮州花燈鑼鼓和潮州小鑼鼓等。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陽明春曉》(郭以芯主持)

首播台北時間:週四20:00(晚間)
重播台北時間:週五06:00(上午) /週日09:00(上午) /週日21:00(晚間)
(非台灣地區聽眾,需換算至當地時區時間收聽。)

收聽方式:

1.電腦網路收聽:

needs radio首頁點下去,再點選on air,即可收聽節目。

電腦網路收聽捷徑: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1060

2.手機收聽: 

下載「HiNet hichannel廣播」app→下載安裝後,搜尋「needsRADIO」,即可收聽

3.中華電信MOD機上盒收聽:

MOD首頁選「音樂廳」→「廣播」→「生活類」,選「needs 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