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LOGOOK600 1

.jpg
(20151115觀點新聞特派小組 馬尼拉綜合報導)

APEC會議的最上位目標本為經濟合作,但無可避免地,因「領袖高峰會」而使政治意涵濃厚的「主權」、「區域安全」等議題,時不時蓋過了頗具實質經濟意義的「資深官員會議」、「部長會議」、「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以及各國傑出CEO參與「CEO高峰會」

APEC的歷史中,出現過最典型的幾個例子,如一九九五年大阪會議時,美國有意提出APEC擴及安全議題,一九九八年則是東帝汶暴動議題。而本次恐難脫南海主權爭議,要問的是,開戰了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6日報導題目為「安倍想再會習近平,直接提南海擔憂」。文中指出,為在11月中旬開始的一系列國際會議上,實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歐巴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等舉行單獨會談,日本政府已開始與各方展開協調。

報導指出,在日美首腦會談中,將對美方派軍艦巡航南海中國人工島附近海域表示支持,並確認航行自由的重要性。一方面,如實現與習近平的會談,安倍有可能針對中國在南海的行動,直接表達擔憂之意。

上述的報導,更從被視為「前哨站」的東盟(ASEAN)防長會議中,聯合宣言告吹,可嗅出濃厚煙硝味。

BBC於13日報導,於馬亞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盟峰會,參加者當中還包括美國和中國的國防最高官員。爭議令上周三(11月4日)在吉隆坡舉行的東盟防長會議未能圓滿——各方無法就是否在聯合聲明中提及中國南海而取得共識,會議最終在沒有聯合宣言發表的情況下結束。

報導指出,美國與會官員當時表示,談判破裂是由於中國堅持要求最終的宣言完全不提及中國南海,而有幾個國家則認為這樣做「不妥當」。

然而,面對已將南海爭議狀告國際仲裁庭的菲律賓、和擬聲索中國的印尼,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不但與菲國「破冰」--自2011年以来,相關南海主權爭議日趨升级後— 王毅飛往菲國會晤其外長,又迅即回應印尼主權歸對方;使得一般認為,大陸位居守勢、並採冷處理。

總的來看,雖然台灣參與APEC的外交老將,往往選擇「務實路線」,強調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盡量不觸及敏感議題、多發展台灣與各國的雙邊或多邊關係;但是,若照目前APEC各成員關係的態勢-- 美日夾攻、中國守和、南海小國曖昧……則素來是「求生者」與「適應者」角色的台灣,會不會被逼選邊站?

幾天前的「馬習會」令人看到馬政府睽違已久的自信,幾天後,又將考驗台灣政府的身段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