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觀點》
- 詳細內容
- 分類: 《觀點。觀點》
「從媒體的角度,怎麼看投票行為的取向?」 面對這個問題,要先釐清一個更基本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投票?」 可能很多人認為,這個問題有點多餘,但在媒體的眼中,卻是一個非常容易被選民忽略的基本問題。 選票,之所以有價值,那是因為它代表每個公民自身的權利,原本,任何個人的生涯發展,應該是各人理當為自己所選擇的負責,但當眾人一起生活的時候,人生所需的眾多資源,就需要有合理而且智慧的支配。因此,人們在經驗法則的基礎上,訂立了許多因應合理支配資源的法則,但誰作為這些法則的解釋與執行者呢?
- 詳細內容
- 分類: 《觀點。觀點》
(2019/9/25)
對於蔡政府利用國安的立場,高喊「大陸介入台灣選舉」(介選)一事,筆者認為這是向國人施打政治預防針的舉措,動輒高舉國安大旗,但所言內容,卻是街坊庶民皆了然之事,其理則邏輯之幼稚,若果真出於國安高層的儆語,那國人需要擔心的可能不是對岸的威脅,而是維護台灣兩千三百萬同胞福祉的安全系統,竟是如此的不堪.......
中國大陸對台灣在態度上的轉變,明顯的肇因於蔡政府所選擇的政治路線,「烽火外交」應是預料中的必然,若真是有為的治理者,既然選擇了高風險性的政策,就理當配套在握、了然於心地帶領國家安然渡過,而非眼前這種卸責牽拖、自我矮化於國際社會的撒皮打賴之舉。
常言道:「民主政治,就是一場自作自受的選擇」,台灣的民眾用選票選擇領導人的同時,也選擇了自己往後的生活走向。如今又是大選當前的時刻,「明辨慎選」可能才是避凶趨吉的不二法門,至於何方「介入」了選舉的說法,就讓它溶解在台灣天空PM 2.5的空污中,畢竟,那才是它應該存留的所在!
- 詳細內容
- 分類: 《觀點。觀點》
國民黨與韓國瑜,針對香港問題的態度,可以考慮如下的說法:
若香港民眾所爭取的,是更多在民主制度下的平等與自由,我們毫不猶豫的全力支持,但我們也同時以台灣曾經所經歷的經驗,提醒香港的朋友們,爭取更高的民主環境時,要盡量使用既有制度上的優勢空間,降低行動成本的消耗,如此得來的結果,才會和眼前已創造的生活環境無縫接軌,減少香港社會的損失,進而成為全球華人社會,爭取民主生活的典範。
- 詳細內容
- 分類: 《觀點。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