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台灣人用選票教訓共產黨」?兩岸關係「病成高燒」,民進黨稱「台美關係史上最好」是良藥或毒藥?「今日俄烏/以巴、明日台海」,已隨義務役2024年起恢復一年、賴清德必須宣稱「義務役不上前線」救選情時,台海安全再成全民議題,而過去八年於「兩大」間已選邊的我政府,甚麼是現在美中關係帶來的台灣時局或變局?
〈黃介正語needs,「對於對手無知,可能是對自己最大傷害」〉
「對於對手無知,可能是對自己最大傷害」,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前陸委會副主委黃介正分析說,美國與國際輪番地友台聲明、不太有實質底氣,看看1950年代起「兩岸海峽中線」於蔡政府執政後不見了,去年美眾議院議長訪台後,大陸導彈飛越首都臺北市上空、沒拉警報,今年蔡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在美境內會談,大陸巡演逼近到與我只剩24海浬。
黃介正說,我們的選票決定了自己的命運、這張的「重量」前所未有,試想,這種危機要再繼續四年嗎?距離要再壓縮嗎?黃介正說,若執政者是從未與對岸接觸過的或接觸少的,易會判斷失準。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needs RADIO專欄【兩岸關係「病成高燒」,民進黨稱「台美關係史上最好」是良帖或毒藥?黃介正語needs美中兩大交鋒下的「臺灣最佳利益」】
退休、老衰、死亡逼近、失智失能、「老了等孩子安排」、「坐等移工來顧」種種典型,是為老年(人)之所以悲慘或惹人嫌之因?
作為護理長而經歷無數醫「生」或送「終」的淬鍊,但仍在面對至親猝然離世、或久病而需隨侍在側,感到遺憾、自責、無助,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的理事王如雁老師憶及;而後,在深感傳統地護理專業中,欠缺生死、安寧、老化等概念認識,甚至把這些議題視作詛咒,她決定再展開其博士研究。
王如雁說,安寧,是延續了好活、也要「好走」、可以自己作主!她釐清道,這不是安樂死喔!安寧是醫療已預估將死,是以舒適處置,好提供病人能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與家人道愛、道歉、道謝、道別。
王如雁分享,希臘先哲西塞羅哲在《論老年》中,駁斥了「老即悲慘」之因果,還提出了幾個要點,包含:沒有退休、只有轉換跑道;老就會被嫌棄,不是年齡歧視、而是要避免因老就放棄讓自己越來越好的修為;還有,現代常見的典型案例,如「這裡沒電梯耶、要不要早點安排老年居所」,「不用啦,等我孩子安排、移工來顧」,而《論老年》中強調,每一件事都有選擇權、到老都要為自己負責。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大陸武統將近?!「拜習會」交鋒台海議題!淡大戰略所李大中語needs:關鍵看美中軍事熱線重建】《焦點話題》2023-11-23(四)首播
停車太難了,只好自動「降級」—「紅線當黃線暫停、黃線當停車格了」?為什麼他有捷運我沒有?有大眾運輸、但無乘客使用?
對於上述種種「馬路如虎口」的因應舉措,曾任台北市交通局長、現為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的羅孝賢指出,以日歐美等國的交通規劃,雖有各國國情差異,但其過程不外乎從安全為基礎,往提升效率、增加運量,更進一步節約資源、顧及環境保護等方向發展;他舉例,我國的軌道系統擁有最高的專用路權,干擾低、可控高、自動化以減少人為失誤,可謂最安全的交通方式,而雙北捷運系統是國內捷運系統的先行者,解決當時公車路面交通系統無法負荷大量的運輸問題。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馬路不再如虎口02〉交通亂、難停車?前台北交通局長語needs:做到安全、效能、環保的政策應這樣訂】《焦點話題》2023-11-16(四)首播
嫁來台灣三十年、並通過我國層層規定、而獲發身分證的陸配徐春鶯,傳出可能被列入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而相繼遭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稱「共產黨員」、內政部長林右昌與陸委會主委「應放棄『國』籍」,引發熱議。
對此,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廖元豪指出上述言論的嚴重偏誤,「在我國所有法律中,從沒將『兩岸作兩國』」!
「若徐春鶯女士要參政,其作為『我政府與法律都認定的正港台灣人』,應是合理且合法的」!廖教授解釋,支持對於擔任立委之人選、本應受到更謹慎的檢視與公評,然而,由於我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故法律上並不存在「中共國籍」、《國籍法》更不適用於此!此其一。
廖元豪指出,再者,大陸人來台灣,首先要取得居留證,滿六年、且放棄大陸地區戶籍後,可取得身分證,再持有身分證滿十年後,則具考取軍公教等公職之資格,此其二;面對「小心引共諜入室」這類疑慮,我政府本就有對陸人士,曾在對岸任黨務、軍事、行政、政治人員,具有裁量審核權,通過才得核發各樣證件,而徐春鶯已獲核發,此其三;已有不少陸配在台灣取得身分證、且來台滿十年後、擔任公職的先例,此其四。
民進黨「麥卡錫式獵巫」再現?廖元豪說,賴清德參選人對於「台獨工作者」的既成形象、本已見放軟,但這次事件中,民進黨政府行事仍見「莫須有」的栽贓——以出生、血統,就扣大帽,認定一個人具國安問題,實在應依據法治而行!更多內容歡迎收聽!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外人」做頭家?次等移民?從「徐春鶯事件」看賴清德的「民主法治」—專訪廖元豪】《焦點話題》2023-11-09(四)首播
國際媒體專題報導「台灣行人地獄」祭重罰?計程車不滿「記點」新制而包抄交通部?停公車造成事故常只出於「停一下下啊」?摩托車「肉包鐵」常見「傷亡慘重、但自己正是肇事者」?民眾常自動「降級」—「紅線當黃線暫停、黃線當停車格了」?
對於上述種種「馬路如虎口」與因應舉措,曾任台北市交通局長、現為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的羅孝賢指出,治本用「生命教育」、治標用警察大執法。
羅孝賢解釋,「交通攸關安全,這樣的生命教育,我們想盡辦法落實『從小開始』—自幼兒園到大學、納入課綱等」!他進一步指出,若治標則靠警察大執法,常奏速效、但卻「三分鐘熱度」,他開玩笑說,「選舉前一年,容易『一張罰單就丟一張選票』,造成民代會給行政權壓力、討好而非求好」。更多內容歡迎收聽!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馬路不再如虎口01〉行人地獄?前台北交通局長語needs:「生命教育」與尊重警察執法】《焦點話題》2023-11-2(四)首播
2024大選進入不到100天,藍白和協商進入深水區—侯友宜、柯文哲,誰正、誰副?侯友宜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日前表示,最壞的打算是「挺著胸膛倒下去」,意指不屈居副手;「若真如此,則選舉最終反映的,極可能不是民意、而是數學;那就是,民意主流是政黨輪替、但民進黨卻仍能執政」,立委參選人羅智強在needs專訪中歛眉正色提醒。
羅智強解釋,綜觀目前民調,若暫不論郭董,三黨參選人支持度為「433」成、而下架民進黨達「6」成,這樣看來,藍白合不成,則穩拿四成票的賴清德很可能當選,羅智強指出,那中華民國很可能就是下個烏克蘭了!更多內容歡迎收聽!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挺著胸膛倒下去」?羅智強語needs:藍白若無法合,結果最可能是民進黨持續執政】《焦點話題》2023-10-26(四)首播
新北侯市府近5年公務員辭職數682人,台北市柯市府5年(2014-2020)更多達8958位公務員離職;為什麼首善兩都的公務員離職成潮?
政府,是台灣最大的「公司」,員額34萬、看顧著2300萬人的「從搖籃到墳墓」。您,滿意它的服務嗎?昔日「終身職」、今成「踏腳石」,其攬才留才與待遇條件又出了甚麼事?
曾任考試院副院長、政大社科學院院長的高永光說,「地方人事費往中央政府送(行政院人總處),通常被砍」,有時甚至出現「黨同伐異」,他舉例,中央政府故意少編人力預算、使服務不到位,讓不同政黨的地方首長被罵。
高永光分析雙北公務員離職潮的三大主因有,更繁複的工作但相對酬勞較少,因台灣不只沒如同國際常情的「首都加給」,甚至是只提供偏遠地區與離島加給,此其一;二來,雙北公務人力常易被其他縣市挖角;三來,若單從「一個公務員服務多少群眾」來粗論,公務員「新北市工作量是台北市兩倍」(註1),因臺北市有總統府與五院,所以人力常是編滿。
應該如何改變?高永光提出至少要下列三點是,最關鍵是總統對公務體系的任免要尊重,否則會有「該部會一半人考試、一半人部長決定即可」的亂象,此其一;再來是部會溝通,例如「兩院共商」即考試院副院長與行政院副院長,每年率各主管來共商,或每年總統邀集各院長去茶敘,問題可提出來由總統協調,此其二;再來是研擬各種加給與處理各亂象,例如工務領域的專業牌照,在民間薪水比公務員好,或者「無照審有照」,公務員沒有專業牌(如建築師牌照),卻被賦予驗收大型公共工程的責任,此其三。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閱讀全文: 【公務員離職潮!「鐵飯碗」今成「踏腳石」,「三流人管一流人」是現在進行式?前考試院副院長語needs改變關鍵】《焦點話題》2023-10-19(四)首播
侯友宜的美國行,是加分?還是減分?什麼是「3D」的台海穩定策略?
為什麼台灣選總統,各路候選人要到美國去「面試」?是為了爭取友好國家的支持?還是為了勝選,不惜作賤國家主權而不顧的拉抬聲勢呢?
誰能一口咬定,只要綠營勝選,對岸就一定武力犯台?誰又能擔保,若藍營重回執政,兩岸就一定能化干戈為玉帛呢?
這每一個疑問的答案,都牽繫著我們透過投票,所表達的心意,越來越多人說,明年一月的選舉,是台灣命運的關鍵,但是,主導權在誰手上呢?為您親訪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的黃介正教授,從他精闢的解析中,期許在這些環環相扣的難題間,我們可以尋得自我因應的對策,並且確實的掌握屬於自己生存權利的主導!更多內容,歡迎收聽!
- 詳細內容
- 分類: 4.焦點話題(陽明) 首播週四21:00 重播週五07:00 週六21:00 週日12:00
錯過播出怎麼辦?
節目首播後,在一週內會有數次重播時段。
重播時段請至節目表查詢(台灣時間,聽友請留心收聽時段)。
若錯過當週的重播時間,仍想收聽,可寫信至電台。
聽節目有什麼想法,想和主持人聯絡,可寫信至電台
登錄區
needs RADIO收聽方式
needs RADIO收聽方式(2022年10月新版)
- 手機收聽可下載「myTuner」App→點選右下方「搜尋」→輸入「needs RADIO」
- 電台官網 https://www.needsradio.org.tw/ →點選黑色播放器
搜尋
在這裡
在這裡,你可以遇見所有想遇見的人,
在這裡,你可以聽見所有想聽見的聲音~ needs RADIO
【聯絡我們】
電子信箱:needsradio@gmail.com
地址:八里賢三街168巷2號
電話:02-2610-1799
傳真:02-2610-1798
捐款帳號:
國泰世華銀行(013) 安和分行
帳號:02703-50029-58 (共12碼)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華美媒體傳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