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改變孩子的一餐】《風箏不斷線》2021-04-27(二)首播
  「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都在傳達一個千年不變的信息,就是「吃」對每個人的生存或生活來說,是最重要的事,而吃飯的餐桌,不單只為吃飯而用,它還兼具聯絡感情、洽談生意、解決問題的場域與手段。越是困難談議題、不容易溝通的觀念、棘手的關係修護,甚或節日的慶祝,都可透過餐桌上的美食饗宴,成了與人建立與修復關係的所在。
簡單的一頓飯,有時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更生少年離開少年護所,出來的第一頓「接風餐」跟誰吃很重要,因為這可能決定他下一步會繼續走向犯罪歧途,或是決心浪子回頭。有句話說:飯局之妙不在於飯而在局。

閱讀全文:【迷而不失】《風箏不斷線》2021-04-20(二) 22:00首播
青少年是容易迷失自我,欠缺肯定自己的階段,他們最需要的不單單是家長的引領,他們更需要父母和他們保持親密的關係,好讓他們感到被愛與接納。

 閱讀全文:【漫談體驗教育】《風箏不斷線》2021-04-13(二) 22:00首播
你認識你自己嗎?
雅典有一座神殿,上面刻了兩句話,其中一句廣為人知,就是「認識你自己」。人對外在世界或所有知識的探索都不可能有盡頭,更別說自己了。因為人們常常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樣了解自己,特別充分認識自己的特質並了解自己的短處。

閱讀全文:【讓愛躍動】《風箏不斷線》2021-04-05(一)首播
  社會的每個角落存在著不同需要的族群與議題,當政府無法妥善的施予各項福利措施在這些地方時,社會服務機構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介入在需要者與政府及企業之間,運用各種資源藉著預防、補救及解決問題,使得社會更為美好。
  因著對弱勢家庭的負擔,馨梅與閨蜜好姊妹成立了《躍愛全人關懷協會》,也因為在網路上邂逅了金展,而其妙的展開了他們三個人在躍愛協會奮鬥的故事。

 閱讀全文:【高層次的教養】《風箏不斷線》2021-03-29(一)首播
  生孩子容易、養孩子辛苦、教孩子更難,相信這是許多為人父母者的心聲。
  教養子女是父母的責任,無法仰賴老師,或是阿公阿媽、姑嫂伯舅,反而父母教養的品質,孩子會反應在學校的學習與品性表現,表現在長輩、親友面前的應對與態度。對於子女教養,許多學派有各自的論述與觀點,就連父母也有自己的一套教養邏輯,但如何均衡地展現在生活甚或高層次的教養實作中,便需要格外的用心與智慧。

閱讀全文:【『芒芒』人海遇見你】《風箏不斷線》2021-03-22(一)首播
糕點在古今中外人們的飲食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論甜鹹,多變鬆軟或酥脆的口感,老少皆宜。而在糕點製作的過程中,糖、蛋、麵粉、油,都肩負著很重要的物理與化學變化角色,烘製後達到一種愉悅的平衡。

 閱讀全文:【給夢想一雙翅膀】《風箏不斷線》2021-03-15(一)首播
 每個人都有夢想,在心中出現美麗的景像,帶給人努力的方向,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實現心中的夢想。多數父母除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長大外,更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期待孩子能過得比自己更好、成就比自己更高,也因而可能不經意把自己實現不了的夢想加附在孩子的身上,在養育過程如影隨行成為孩子的壓力與重擔。

 閱讀全文:【更生少年的陪伴與再造】《風箏不斷線》2021-03-01(一)首播
社會角落有一群少年,曾因觸法進入觀護所等待司法裁定,當他們離所之後,僅有少數人回歸校園,多數少年擔心難以適應學校生活,躲避異樣眼光,選擇提早進入職場就業。

 閱讀全文:【影響人生的一句話】《風箏不斷線》2021-02-22(一)首播
阿甘正傳電影中有一句名言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是由阿甘的母親所說的:「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將嚐到哪種口味。」確實如此,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把握當下』

閱讀全文:【燒蛋幾咧】《風箏不斷線》2021-02-08(一)首播

提到「安置機構」您可能會覺得離自己很遙遠。進入機構安罝的兒少,往往背負著種種家庭不幸的包袱與故事,必須離家在機構中度過人生最重要的成長階段

 閱讀全文:【從毛毛蟲變蝴蝶】《風箏不斷線》2021-02-01(一)首播
孩子進入青春期最顯著的改變,就是同儕對他們的重要性大過於父母,渴望被同儕認同,外顯思維也受同儕影響,這是孩子建構獨立能力的重要階段。

 閱讀全文:【因行動改變世界】《風箏不斷線》2021-01-25(一)首播
助人服務與社會工作的背後,並不是只有專業的社工在進行、在打戰,更需要有得力的協力夥伴,成為助人戰役中的執行者與幫助者,因此,志工是極重要的角色與推展關鍵。

閱讀全文:【少年志工的服務學習與成長(下)】《風箏不斷線》2021-01-18(一)首播
在別人的生命中,你是否曾是、或正在為他們帶來溫暖、歡笑的人?或者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刻,為他們伸出你援手?能成為別人的祝福是一件令人欣喜雀躍的事,特別是用自己的經歷去同理及理解,並成為對方的祝福,一切辛苦都趕到值得。

閱讀全文:【少年志工的服務學習與成長(上)】《風箏不斷線》2021-01-11(一)首播
志願服務在歐美國家盛行已久,歐美人士對於志工的觀念較為先進,總視為是必要與重要的人生體驗甚至生活的一部分,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或假期,從事社會服務。近年來,台灣的志工服務也不再是退休人士的專區了。

閱讀全文:【疫情下激盪出的創新】《風箏不斷線》2021-01-04(一)首播對很多人而言,全球性的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的爆發讓全球各個國家的商業活動和政府行為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大大的受到了影響。

閱讀全文:【環境變遷中社會工作者的成長與因應】《風箏不斷線》2020-11-23(一)首播

相信大多數的人對於「社會工作」這個名稱有點陌生,我們常常聽到「社工」這個職稱,但對於什麼是「社會工作」及「社工」的工作,並不是非常清楚。「社會工作」含蓋的範圍非常廣,包括了社會暢議,以及社會工作,且有不同的領域,以及工作角色與工作方法,亦包含專業、相關專業、半專業與非專業,而其中核心的專業工作者,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社工」,而社工有政府端的,以及民間或社區端的,範圍從暢議,政策執行到社區、團、家庭、個案的直接服務。

閱讀全文: 【從早玩到晚】《風箏不斷線》2020-11-09(一)首播
  你一定和我經歷過同樣的事情!在求學當學生的時期,一開學就數著日子盼望著寒暑假的來到。
  現在的父母在寒暑假未到以前,就開始花心思為孩子安排任何一個可以塞補假期的課程與活動。不管是冬夏令營或是安親班裡的國、英、數課程,為了就是要填補自己因著工作無法陪伴與督促孩子作息的空缺,且所費不貲。但就需求面,寒暑期就只能讓孩子忙於參與這些活動與課程嗎?對孩子來說,經歷了近學期間五個月的緊繃學習,寒暑假是不是他們渴望可以有多一些好好喘息與休閒的時刻?
  讓孩子從早玩到晚這是一個新的思維,其實「玩」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616幸福工作站為孩子設計從遊戲中去享受遊戲與各種能力與素養的學習。在活動中沒有既定的遊戲設計安排,從古老遊戲玩到自創遊戲,從遊戲中經歷不同年齡層的心思交流,沒有太多話語,一切都在遊戲進行中去體驗也去認識自己的內心及對方的真實,並發揮遊戲的創造力。
  本集節目邀請到616幸福工站的謝一弘組長來分享,他們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藉著遊戲讓孩子進入到有效的學習,並藉著「玩」這個原素,讓父母了解孩子現階段對「玩」這件事的需求,改觀大人對「玩」的成見。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給一根自立的釣竿】《風箏不斷線》2020-10-26(一)首播

  時代在變化,現在學生打工的時間點大都落在進入大學生活後,反而高中開始進入職場工讀的比率是不高的。但在安置機構裡的孩子,面對需更早自立生活的需要,往往在進入高中的階段,就開始工讀的生活模式。
  「自立生活培訓」是安置機構服務裡很重要的課題,因為這群孩子在年滿高中畢業或十八歲後就需離開安置機構,在返回原生家庭機率很低的狀況下,他們需要開始自立生活,如何協助他們做好預備,是非常的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