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我與我的距離?~從假我說起】《關鍵心生命》2025-06-13(五)首播
你是否曾經在人前表現得「很好」,但心裡卻疲憊不堪?是否習慣了微笑、順從、懂事,卻忘了自己的感受與渴望?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為了討好、為了被愛、為了不被拒絕,而活出了別人期待的樣子-假我。當我們長期活在假我裡,我們就會慢慢失去與真實的自己連結,感覺空虛、焦慮,漸漸的失去了自我。
在這宇宙中,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試問在這世界上有兩個相同指紋的人嗎?即便同卵雙胞胎,面容、個性、天賦都有差異。所以每一個人都內鍵了一個基本渴望~成為自己,也就是,每個人都渴望按著自己原本被設計的樣子來活。

閱讀全文:【上帝要我們走出去的原因】《讓天賦發光》2025-6-12(四)22:00首播
今天節目中孫爸邀請到調性音樂工作室的劉育昇老師與蔡宗翰老師。
劉育昇老師自幼家境貧困、童年艱辛,由外公撫養,因成績不佳常遭誤解,甚至被老師稱為「白痴」,國中時期書桌曾被同學破壞72次,讓他感到極度孤立。但他在困境中發現對音樂的熱忱,雖無法上音樂課,仍立志以音樂為志業,盼成為啟發學生潛能的老師。高中時進入教會,從洗廁所到參與各項活動,感受到被接納與創造的喜悅,逐漸建立自信、學會與人互動。在上帝的引領下,成績大幅進步,生物科甚至拿到全校第一。

閱讀全文:【你到底在氣什麼?——當訊息總是藏著別的意思《伴侶關係》系列】《關係點心吧》2025-06-12(四)首播
來賓: 詹椀喬 心理師(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伴侶諮商心理師)
很多伴侶都有共鳴:當對方明明在生氣,被問:「你生氣了嗎?」卻聽見對方冷冷的回答說:「沒事!」真是讓人一頭霧水啊!「沒事」的訊息是否藏著別的意思呢?如此一來日子久了,關係似乎也變得處處藏針。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拆解這些雙重訊息與隱性攻擊,學習用真實而脆弱的方式溝通,讓彼此重新理解與靠近。

閱讀全文:【⯑️ 第一份工作好緊張?前輩偷偷告訴你怎麼準備】《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6-12 (四) 14:00首播
當孩子畢業要進入職場,是興奮、期待,卻也有點忐忑,甚至會問: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沒錯,進入職場,不只是換了一個身分,更是開始一段全新的學習旅程。這集節目,我將從為人父母的角度出發,再加上職場前輩以過來人的經驗,聊聊那些第一份工作前,沒人教卻很重要的事。
當父母的職場前輩能夠拆解孩子剛畢業時最常見的不安情緒,分享進入職場前的心態轉換,另外,也聊聊如果還是大三學生,有哪些實用的「暖身練習」可以提前做,讓未來的自己更篤定。

閱讀全文:【西區少年仔來劃聲】《愛的復原力》2025-06-11(三)15:00首播
你還記得自己是孩子的時候嗎?是否也曾想說什麼,卻說不出口?
是否也曾感受到那種「說了沒人聽,乾脆就不說了」的孤單?
在成長的過程裡,我們聽過一句熟悉又沉重的話:「囡仔人有耳無喙」(小孩子有耳朵卻沒嘴巴),這句話像是一道無形的牆,把兒少的聲音隔絕在對話之外,也讓許多孩子逐漸沉默、關起心房。

閱讀全文:【一生最美的祝福: 翁瑞亨,蔡淑壬夫妻說故事 (上集)】《守護一生》2025-06-11 (三) 20:00播出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26)‬‬‬‬‬‬‬‬‬‬‬‬ ‬‬‬‬
翁瑞亨醫師就讀台大醫學系,蔡淑壬姊妹就讀台大醫學技術系時,都經由同學介紹而認識耶穌。大學期間,與醫學院中其他基督徒清晨六時一起讀經禱告靈修。聖靈感動結為生死相依夫妻。願往偏鄉醫療服務,無論何在,全家要團聚一起服事神。
翁醫師畢業當兵後,經神奇妙帶領,歷任恆春、屏東與嘉義等三家基督教醫院院長,及台灣行政院國民健康局長。專業貢獻外,夫妻同心,忠心,長年關心醫學院學生,神學院人才培育,並參與泰國宣教使命。

閱讀全文:【淺談緬甸華文教育,以聖光中學為例__專訪緬甸臘戌聖光中學 李明昌校長】《躍動之星》2025-06-11(三)21:00首播
位於滇緬公路的終點,對多數非當地人來說陌生的地方,臘戌是個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方。聖光中學由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學生與教師、行政人員組成,因戰爭的原因,有時被迫暫時關閉學校,長期戰亂對當地居民與學生影響頗大。在緬甸華人逾150萬人,聖光中學提供多個學程服務在緬甸物資不充足環境下實屬不易,未住校師生多在清晨出門用走路或其他交通工具到達學校,早晨約5:30即開始上課,當然有些學生在華文學校學習後尚要接著到當地緬甸學校上課。

閱讀全文:【婚姻教育的架構VI 婚姻教育的傳遞方式】《乒乓雙人舞》2025-06-10 (二) 15:00首播
婚姻教育究竟要如何傳遞給大眾呢?大致可分為四面向:
1.專家教育—由專業的婚姻教育人員來提供有深度的知識和技巧,教學內容具有系統性,課程兼有深、廣度。我們帶領的夫妻成長營就屬這類型。
2.整合性婚姻教育—與多元的場域、不同的專業領域統整結合,舉例來說為個人和伴侶服務的宗教、健康照顧、職場、及社區場域的專業人員經過相當時數的婚姻教育訓練後,可以順勢提供有用的婚姻教育作為他們的基本工作。過去數年我們透過開設「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學分班」,培育了很多不同專業人士如醫師、教授、牧師、護理師等。

閱讀全文:【身心障礙族群的家長如何接受和面對孩子的不完美?專訪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原本工作室執行總監及講師、談心小屋主任鍾美慧老師】《聽見你說愛我》2025-06-09(一)、06-16(一)21:00首播
每一個父母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長得聰明俊俏、美麗大方,但是從孩子呱呱落地出生之後,開啟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快就發現這是人生中最難預料的事,也是最沉重的負擔!當自己寶貝的兒女發現有發展遲緩或身心特殊狀況時,有可能就得開始接受早期療育與特殊教育等漫長的復健長路。
根據教育部特教通報網去年十月統計全國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在一般學校和特殊學校之人數共有約13萬名;而每一個學生背後都代表著一個家庭、一對父母甚至還有手足,與之有關的人數就必須至少乘以三倍,這些家庭的父母重擔必須要被看見和給予有力的支持。

閱讀全文:【以受苦為榮的傳道者—保羅(2)】《我是傳奇》2025-06-09(一)首播
歸信耶穌的保羅,立志將福音遍傳,他一次又一次展開宣教旅程,利用自己羅馬公民的身分,許多城市建立教會、栽培信徒,然而他最終仍同耶穌一樣,在耶路撒冷被猶太宗教領袖陷害、被捕,在多次庭審的過程中,他並不懼怕,反而在各級羅馬首長的面前,用生命為基督作見證。
閱讀全文:【我值得被愛與尊重~重建自我價值的旅程】《關鍵心生命》2025-06-06(五)首播
自我價值是 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自己重要與否的評估,它對我們所展現的行為反應與應對模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因為它隱藏在內心的深處,以至於即便它受傷了,我們卻不易察覺。
如何才能覺知到我們有低自我價值呢?往往問題就是答案, 在生活中, 若我們很在意他人對我們的評價;常因沒有得到肯定或遇到挫折感到強烈失落、 沮喪,或我們容易討好、 忽略自己..., 這些問題都能反映出我們的低自我價值。
如何重建失落的自我價值呢?許多人會告訴自己「我要相信我是有價值的」、「我要相信我是值得被愛的」, 但在遇到挫折時,沮喪仍揮之不去, 未得到肯定時,強烈的失落仍如潮水般湧現。

閱讀全文:【情感教育前的情緒覺察與壓力的調適】《讓天賦發光》2025-06-05(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與財團法人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徐掌瑛邀請到簡單老師來到節目中。
國紹基金會與臺灣文化創意學會合作第四屆的小網紅大夢想,特別針對情感教育進行儲蓄,強調永續發展需要以人為本。
簡單老師受邀參與,她是教育與助人工作者,也是中學生專欄作家及自由講師。強調小網紅需具備人性、想法與夢想。聚焦核心價值,探討人生意義與生命價值。
印度雖然在理工科方面很強,但文盲率高,尤其是未報戶口和無法受教育的孩子比例高。

閱讀全文:【你總是說你沒錯——關係裡的防衛與否認《伴侶關係》系列】《關係點心吧》2025-06-05(四)首播
來賓: 劉艾青 心理師(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特約心理師、恩激優實驗教育機構SEL專家教師與師資培訓 )
場景:A方:「你怎麼什麼事都不做?」,另一方馬上回:「你現在又在怪我?我哪裡有錯?」
這句「我哪裡有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每次吵架都像是在打官司,誰錯誰就輸了,因此更激發了要證明自己無辜,其實這樣一來,關係就被卡住了。
《關係點心吧》本集邀請到艾青心理師與聽眾朋友一起來探索:
閱讀全文:【愛己到捨己】 《愛你不孤單》2025-06-05(四)首播
在有限的能力裡,委屈也不能求全,
盡力仍滿是遺憾,每天活在心牢裡,不斷在定罪自己。
親友關懷的信息,也是另類的指正。
除了上班之外,要照顧家中失智的母親,還有年幼的孫子,
芳芳掙扎在幾近崩潰的邊緣,
突然從捨己的愛與責任感的迷思中幡然領悟。
每個人都有該負的責任,當我們為了責任而過勞,
為了崇高的捨己,強壓己身的需要。
到達幾近崩潰的邊緣,為了愛人而壓垮了自己。

閱讀全文:【⯑ 18歲的門口,我們都在學放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6-05 (四) 14:00首播
六月,是畢業的季節,也是父母心中難以言喻的轉捩點。看著孩子從校園走向社會,從依賴走向獨立,我們感到驕傲,卻也有點捨不得。這一集,我們聊聊當孩子即將成年,父母該怎麼調整心態、學習放手,又不失去彼此的連結。
你是否曾在深夜擔心孩子的選擇?是否在面對他的反叛與沉默時感到無力?這不是只有你的心聲,而是許多家庭都在經歷的旅程。這集節目以生活小故事你一起走過這條「不再是唯一主角」的親子之路。
節目最後,也將分享三個實用練習,幫助我們身為父母或是大人在愛裡放手、在尊重中同行。
因為,放手不是結束,而是愛的另一種形狀。
閱讀全文:【陪你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愛的復原力》2025-06-04(三)15:00首播
你還記得小時候學騎腳踏車的時候嗎?有人在你身後輕輕扶著,把你從搖搖晃晃帶向平衡穩定;就像在少女中途之家裡,社工們用靜靜的陪伴與深深的關心,扶著那些因為家庭變故、疏忽照顧或暴力創傷而來到家園的少女,一步步走出生命的困難,學會穩穩踩住自己的人生節奏。
這一集節目主題「陪你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邀請到善牧基金會德心之家主任黃韻蓉,談她如何與同仁們陪伴少女從生命的幽谷走向自立,重新認識自己、感受情緒、找回力量。而社工又如何在這個陪伴的過程中,協助少女長出力量、自信,學習慢慢長大,可以「自己」面對及處理自己生命的課題。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婚姻教育的架構V 婚姻教育的對象】《乒乓雙人舞》2025-06-03 (二) 15:00首播
社會上有不同的種族文化與族群,人人皆有具有不同的社經階層與家庭背景,還有不同區域如城鄉之間皆會讓人產生多元差異。所以婚姻教育也會面對各種對象的差異需求,例如當面對語言不通的新住民女性時,移民署主動邀請本國配偶共同參與課程。有些企業主基於幸福企業的理念,也積極在正常上班時間開放場地讓員工參與婚姻家庭講座。
城鄉差異亦是在施行婚姻教育中必須考慮的因素,我們曾受邀到社區進行婚姻講座,到現場才發現學員全是高齡婦女,且只能用閩南語對談。

閱讀全文:【從逼迫基督到見證基督—保羅(1)】《我是傳奇》2025-06-02(一)首播
保羅原本是一個法利賽人,跟隨猶太宗教領袖們抓捕迫害基督徒,然而有一天,他被大光照耀,他所迫害的耶穌向他顯現,自此保羅才發現,原來耶穌真的是基督,從此以後,他將以宣揚福音為己任。
閱讀全文:【我的價值是怎麼受傷的?自我價值的形成與破壞】《關鍵心生命》2025-05-31(五)首播
在你的生活中,你總是自信滿滿的追尋著心中的夢想;還是內心總在擔心別人不開心或老闆不滿意?這完全關乎你的自我價值高低。
自我價值,就像一棵樹的根,雖然不見它,但卻影響著我們的情緒、關係、選擇、與行為模式。而自我價值的高低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形塑於我們從小被對待的方式。
高自我價值奠基於:照顧者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情緒被理解與安撫、適度的鼓勵與肯定、擁有選擇權與自主性、主要照顧者擁有高自我價值。
低自我價值則受傷於:照顧者有條件的愛、被貶低、羞辱、比較的對待、情緒與需求經常被忽略、過度控制與缺乏自主性、照顧者屬於低自我價值。
每個孩子都像一顆種子,能否長成參天大樹,關鍵不只是種子的品種,而是他落在哪一片土地上,有沒有足夠的陽光與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就是那片土地。好消息是,即便曾經自我價值被傷害了,它仍然可以因為愛與尊重的對待而被重建。

閱讀全文:【恩典大於過犯 】《愛你不孤單》2015-05-29(四)首播
如果我們套用數學公式加、減、乘、除來計算,用什麼樣的程式,必然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但是用在情感上,往往是出乎意料的結局,這也是連續劇讓人著迷的原因,一個潛在的變數,能讓事情翻天覆地,也能全盤扭轉乾坤。而這個變數往往不是顯性的「近」因,而是隱性的「遠」故。一見鍾情的序幕,勞燕分飛的結束。鐵漢的柔情承載不住佳人的強勢。在生命裡的孤單,有時不是在於別人的虧負,而是源於自己期待的落空。當來自天上的聲音「愛大,赦免也大」,在塵世的「死亡」來終結恩典大於過犯的一生。在芳芳的故事中,是否也看見你我生命的蹤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