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別讓情緒成為火山】《愛的復原力》2025-04-30(三)15:00首播
很多人可能覺得,暴力離自己很遙遠,和日常生活沒什麼關係。但其實,學會尊重他人、保護自己,就是預防暴力的第一步。這集節目「別讓情緒成為火山」邀請到善牧台北中心的羅薇主任,和我們聊聊她與夥伴們如何走進校園和社區,推動預防暴力的工作。深入校園推廣預防暴力的觀念,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要讓大家意識到「原來,這也是暴力」,進而調整與人互動的方式,尊重彼此的界線,就有機會在校園和社區裡,種下預防暴力的種子。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小水滴,當這些水滴匯聚在一起,就能激起漣漪,甚至匯流成河、奔向大海。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我的美麗因自信而更美麗】《愛的復原力》2025-04-23(三)15:00首播
我們的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途中有風景,也會有風浪。在家庭中,因為一些事情與親人產生摩擦,感到疲憊又無助;甚至在某些時刻,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比如親人的離世、關係的結束,讓我們彷彿失去了方向…,這些挑戰,也許會讓我們懷疑自己、懷疑未來,甚至想過放棄。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每當我們以為撐不下去了的時候,總會有某種力量讓我們再次站起來?在這一集愛的復原力節目中邀請到來自善牧信義婦培中心的李侑頻,她曾經歷生命的劇烈變動,在失落中掙扎,卻也在過程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方向。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再難,也要為自己加點甜】《愛的復原力》2025-04-16(三)15:00首播
人生的旅途起起伏伏,會遭遇到很多挑戰及困難,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就會獲得不一樣的人生禮物。
在這一集愛的復原力節目中邀請到善牧基金會靜心家園的烘焙老師小魚老師,來分享他看似起起伏伏的人生,但卻能在每一個人生的轉折點,為自己加一點甜,運用自己的復原力,為每一段挑戰都賦予新的意義。
同時小魚老師又是如何從自己的經驗中出發,陪伴家園的受暴婦幼,一起經歷不怕失敗、不怕評價的做自己。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對暴力說:『您憑什麼?』】《愛的復原力》2025-04-09(三)15:00首播
平常我們出門吃飯、辦事情,總會隨手帶上些東西。但對受暴婦女來說,暴力來得又快又突然,她們往往只能立刻逃離,顧不上帶走任何東西。有些人甚至連拖鞋都沒穿,就匆忙住進庇護家園。這樣的經歷,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
這一集愛的復原力節目「對暴力說:『你憑什麼?』」,邀請到善牧台中區黃靜怡區主任跟聽眾朋友分享受暴婦幼庇護家園服務的點點滴滴。家園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飽、睡好、沒有恐懼,感受被接納與陪伴,重新開始。」但對許多婦女來說,長期身處暴力之中,連吃飽、睡好都是一種奢侈,更別說好好過生活了。家園裡的社工和夥伴們,如何陪伴她們安頓身心、找回自信,並勇敢對暴力「不」?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成為自己隨時的幫助】《愛的復原力》2025-04-02(三)15:00首播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復原力」,來面對每天生活中的挑戰,透過「復原力」這樣的生命韌性,讓生命中許多的難處與風雨都會化為祝福。在這一集愛的復原力節目中邀請到善牧基金會宣導企劃部主任鄭雅婷,與聽眾朋友分享他如何在工作中感受到服務使用者的復原力,進而協助社會大眾理解並感受到這樣的生命的力量,也讓社會大眾在遇到自己生命歷程低潮時,可以「成為自己隨時的幫助」。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人不輕狂枉少年】《愛的復原力》2025-03-26(三)15:00首播
不曉得你還記不記得自己國中時期的模樣呢?或是身為父母的你經歷著孩子進入國中階段時的歷程是否有過戰戰兢兢的心情?
今天愛的復原力特派員單元將前往宜蘭員山鄉拜訪善牧宜蘭學園跆拳道教練簡文真教練。簡教練在善牧宜蘭學園任教已經有27年,陪伴很多學園的國中生經歷他們探索的生命階段,而簡教練是如何看待這一群令學校老師頭痛的孩子?
用什麼方法陪伴跟激發這群對學習興致缺缺的學生重新回到教室裡?而這樣的經驗,又如何的影響簡教練與她自己孩子的關係呢?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是陪伴也是牽絆】《愛的復原力》2025-03-19(三)15:00首播
「陪伴」是一個相遇的過程,我們在同一個空間度過,相互「陪伴」,彼此有了關聯、約束也有了牽絆,這樣的關係會產生很多的可能性,也是人與人之間很珍貴獨有的。這一集節目中,邀請了善牧基金會宜蘭區張舜治區主任分享他在多年與青少年陪伴同行的日子,以及他的心路歷程。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看似不容易接觸到他們的內心,而張舜治區主任如何用耐心等待、好奇看見進而陪伴實踐的過程,與這群年輕朋友創造屬於他們多元的生命色彩。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尋找追尋夢想的勇氣】《愛的復原力》2025-03-12(三)15:00首播
教育是一項既艱鉅又重要的工程,尤其面對很多不同特質的孩子,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協助孩子了解自我特質、發展自我潛能、發揮自我能力,「老師」就成為了教育這項工程很重要的推動者。今天愛的復原力特派員單元特地採訪到善牧基金會台北學園舞蹈師---Gino老師,一起來跟我們分享,他如何秉持著因材施教的精神,發揮自己身為教育者的熱情,了解學生需求、發展新的教學方式,創造出一個可以放膽追夢的環境,讓這群曾經在求學路途中迷惘或想放棄的孩子,能夠勇於築夢自我負責。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一路上,來來回回都無妨】《愛的復原力》2025-03-05(三)15:00首播
在社會中有一些婦女身陷家庭暴力的陰影下,他們同時承受著肉體及心理上的傷痛,然而在這些黑暗的日子裡,也有無數的勇氣與力量,讓他們雖然處於無助與困境中,依然選擇勇敢面對,為自己與孩子建立不一樣的未來。
在這一集的節目中,邀請到善牧基金會安心家園的林晶瀅社工,透過他的分享,一起感受這群受到暴力的婦女如何透過陪伴、傾聽與理解,幫助他們找回安全感與自信,並試著打破暴力循環、自主掌握他們的生命,順著他們的生命步伐,看見經歷風雨過後的美。
閱讀全文:【不該被遺落的珍貴與美好】《愛的復原力》2025-02-26 (三)15:00首播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是全球都在關注的議題。我們正面臨著自然環境的劇烈變化,這要求我們重新思考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然而,當環境帶來衝擊時,我們的內心往往也會感到徬徨、無助,甚至充滿悲傷與無力感。
在台灣,這樣的感受尤為真切。近年來,地震、豪雨、土石流等災害頻頻發生,在花東地區,從三年前的台鐵事故、後來的池上6.8強震、0403花蓮地震、山陀兒颱風等,天災一次次地挑戰著人們的身心,人們依然在努力從這些傷痛中復原,努力在恐懼中尋找希望。
這集節目中,邀請到善牧花蓮玉里中心林菁華督導、林志宏組長及李慧玲社工,與我們分享這一路的觀察與經歷,以及他們如何陪伴部落族人一步步走過困難的過程,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傳遞平安祝福 一起好好過生活】《愛的復原力》2025-02-19 (三)15:00首播
近幾年的疫情對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對於花蓮這樣一個資源相對有限的地區更是如此。交通不便與資源短缺的情況,使得有些家庭陷入生活機能停滯或中斷的重重考驗。然而,也正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得以見證復原力的展現。
這集「愛的復原力」節目,邀請到善牧花蓮瑞穗中心的曾淑惠督導和羅銀妹組長,分享他們在疫情期間推動「平安箱」服務計劃的經驗。從物資的蒐集、分裝到配送,充份展現部落族人與夥伴之間的「互助」精神。

閱讀全文:【都是海妹騙我們來的啦!】《愛的復原力》2025-2-12 (三)15:00首播
在阿美族部落中,受人敬重的婦女被尊稱為“Ina”。她們承載著世代相傳的珍貴智慧,精通野菜的運用、部落文化與生活技能。在婦女培力的道路上,Ina們成為了最寶貴的指引者。每當問起這些Ina們為何投身於文化傳承,她們總是笑著說:「都是海妹騙我們來的啦!」
本集節目特別邀請了大家口中的「海姐」,善牧花蓮光復中心鄭惠美督導,與我們分享她在當地婦女培力的點滴。

閱讀全文:【別忘了,你不只是媽媽和太太】《愛的復原力》2025-2-5 (三)15:00首播
不知道你身邊是否有朋友,婚後一直擔任「家管」的家庭主婦,漸漸地你發現她們常常「不敢自己出遠門」「不敢自己做決定」,這次「愛的復原力」談的是「別忘了,你不只是媽媽和太太。」邀請到善牧台中市婦女培力中心社工高嫚潞分享在和婦女工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大齡女子的心境,進而培力他們找回自信。
「那你自己呢?」在服務過程中,嫚潞常這樣關心這群中、高齡婦女,希望帶著婦女分辨角色期待,進而找到自我與夢想。

閱讀全文:【用生命陪伴生命】《愛的復原力》2025-01-29 (三)15:00首播
你是否也有這樣被觸動的經驗,旁人的一個舉動、一個眼神,就讓你覺得印象深刻,你不認識他,但他願意伸出援手給予支持,於是你也願意成為這樣友善的傳遞者,在這一集「愛的復原力」中,我們訪談在台中婦培中心服務的志工淑貞,聊聊她與新住民姐妹彼此生命的陪伴,一轉眼她已服務18年。
人稱陳媽的她常說自己從南部嫁到中部,是島內移民,而新住民姐妹是島外移民,所以她很能同理這群姐妹的心情,透過陪伴和傾聽,陳媽成為他們的後盾,讓他們更有信心面對生活的挑戰,歡迎大家收聽這集「愛的復原力」,感受許多「用生命陪伴生命」的暖心故事,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挺過生命風雨,必能重新得力】《愛的復原力》2025-1-22 (三)15:00首播
「人生的困難從來都不是阻止我們前進的理由,而是讓我們變得更強大的契機。」善牧高雄中心社工謝惜涓在服務單親家庭的工作歷程中,感受到單親爸爸或單親媽媽們這股強大的復原力。因為愛孩子,他們努力在逆境中成長,也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這些家庭成員們面臨租屋、經濟、育兒以及不為人知的情感失落與社會眼光,在挺過風雨後,他們重新梳理人生,看見生命的意義。這一集「愛的復原力」讓我們一起聆聽惜涓在服務工作中的感受和感動,同時也提醒自己多一些包容,試著理解每個人的不容易,試著成為這些家庭重新得力上揚的助力,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生命歷程中的斷捨離】《愛的復原力》2025-1-15 (三)15:00首播
人生難免高高低低,當深陷低谷時,要如何面對低潮和困境,找回開朗的自己,看見希望的明天,誰都沒有答案。善牧高雄中心的素人講師小曼就曾經面臨這樣的景況。活潑健談的她常支援中心在社區的預防暴力宣導活動,曾經她也經歷過暴力。
這集節目中,我們訪問到講師小曼,她從不避諱談到自己曾經的傷痛,面對婚姻風暴,他曾迷失自我,因著孩子的一句話,她堅定自己要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做好關係的斷捨離,她成為現在勇敢的自己,也重新思考自己與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期待這一集「愛的復原力」能讓你感受更多能量,成為更好的自己,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如果分開,我們仍是友善的父母】《愛的復原力》2025-01-08(三)15:00首播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結婚時,夫妻彼此對於這份約定的期待,但婚姻經營很不容易,如果在婚姻關係中,存在不小的價值觀差異、子女教養觀念分歧或有其他衝突,後來得重新思考這段婚姻的存續,在這個歷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和詮釋,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了孩子的處境。
夫妻過往曾經的美好,都真實刻在彼此生命中的軌跡裡,如果決定不再同行,也許可以試著放掉不好的,讓曾經的刻骨銘心化成對孩子的愛與對「合作夥伴」的平心靜氣,一起努力當孩子的「友善父母」。

閱讀全文:【一起描繪對家的想望】《愛的復原力》2025-01-01 (三) 15:00首播
常常聽到社工夥伴說:「曾在家園生活過的孩子連絡我,她遇到困難,身邊沒有可以幫助她的人,只想到當初的社工姐姐…。」於是夥伴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再和她討論有哪些面向需要思考,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聽到這樣的消息,總讓我們擔心又心疼。
當孩子在家園的時候,社工一直努力要孩子找回自信,但當孩子離園後,可能必須一個人面對一切,而社工能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社工們都在,也在這樣的緣分下,因著孩子們漸漸長大,在不同的生命歷程遇到了不同的生命議題,於是有了年輕爸媽的服務。 
在這一集「愛的復原力」節目中,我們請到善牧新竹區主任怡芳和在新竹小羊負責年輕爸媽服務的Yo,跟大家聊聊她們的工作歷程,以及對離園孩子自發性的持續關心,到陪伴她們一起邁向人生下一個階段,一起看見復原力的「我有、我是、我能」,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有愛就甚麼都不怕了】《愛的復原力》2024-12-25 (三) 15:00首播
新住民朋友飄洋過海嫁來台灣,面對到很多的不容易,無論是語言、生活習慣、文化或是家人間的相處,這集「愛的復原力」我們邀請到善牧新北市西區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的姊妹義雅,23年前,她從泰國嫁來台灣,笑說:「我在台灣的時間都快比在泰國的時間長囉!」
訪談中,我們發現義雅不怕困難的精神,總能蘊育出豐富的能量和技能,也因著她的熱情和溫暖,成為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心中一股穩定的力量。就如她自己在訪談中所說:「不學痛苦,就不認識幸福。」如同在路邊堅硬的石頭縫中,總能長出生命力旺盛的小花朵,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謝謝你!讓台灣可以更美麗】 《愛的復原力》2024-12-18 (三) 15:00首播
內政部日前公佈112年「新住民生活需求調查」結果,有9成以上在臺新住民覺得日子過得很快樂、也有穩定的工作;6成以上曾參加新住民照顧服務;約1/3的新住民過去一年曾參與社會活動。整體而言,新住民已更加融入臺灣社會、甚至投身公益,成為國家發展的一股新力量。
而觀察整體的大數據,在台灣婚姻移民人數已近60萬人,有75.9%新住民在臺居住超過10年,39.0%已超過20年,因此在服務新住民的工作上,會因著時空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需求。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請到善牧宜蘭中心的社工林雅梅分享她在家鄉宜蘭致力於新住民服務的點滴與復原力的看見。
在地耕耘10多年的雅梅在節目中聊到,當初為照顧新住民二代而成立的課後照顧班的孩子,已經有人結婚生子,社工與姐妹們共同經歷代代相傳的溫馨,是她在助人工作中感到最珍貴的價值,誠摯歡迎你跟著「愛的復原力」,一起感受新住民艱辛且充滿復原力的生命歷程。本節目由善牧基金會與Stars RADIO共同企劃,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