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796375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以受苦為榮的傳道者—保羅(2)】《我是傳奇》2025-06-09(一)首播
歸信耶穌的保羅,立志將福音遍傳,他一次又一次展開宣教旅程,利用自己羅馬公民的身分,許多城市建立教會、栽培信徒,然而他最終仍同耶穌一樣,在耶路撒冷被猶太宗教領袖陷害、被捕,在多次庭審的過程中,他並不懼怕,反而在各級羅馬首長的面前,用生命為基督作見證。
閱讀全文:【我值得被愛與尊重~重建自我價值的旅程】《關鍵心生命》2025-06-06(五)首播
自我價值是 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自己重要與否的評估,它對我們所展現的行為反應與應對模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因為它隱藏在內心的深處,以至於即便它受傷了,我們卻不易察覺。
如何才能覺知到我們有低自我價值呢?往往問題就是答案, 在生活中, 若我們很在意他人對我們的評價;常因沒有得到肯定或遇到挫折感到強烈失落、 沮喪,或我們容易討好、 忽略自己..., 這些問題都能反映出我們的低自我價值。
如何重建失落的自我價值呢?許多人會告訴自己「我要相信我是有價值的」、「我要相信我是值得被愛的」, 但在遇到挫折時,沮喪仍揮之不去, 未得到肯定時,強烈的失落仍如潮水般湧現。

閱讀全文:【情感教育前的情緒覺察與壓力的調適】《讓天賦發光》2025-06-05(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與財團法人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徐掌瑛邀請到簡單老師來到節目中。
國紹基金會與臺灣文化創意學會合作第四屆的小網紅大夢想,特別針對情感教育進行儲蓄,強調永續發展需要以人為本。
簡單老師受邀參與,她是教育與助人工作者,也是中學生專欄作家及自由講師。強調小網紅需具備人性、想法與夢想。聚焦核心價值,探討人生意義與生命價值。
印度雖然在理工科方面很強,但文盲率高,尤其是未報戶口和無法受教育的孩子比例高。

閱讀全文:【你總是說你沒錯——關係裡的防衛與否認《伴侶關係》系列】《關係點心吧》2025-06-05(四)首播
來賓: 劉艾青 心理師(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特約心理師、恩激優實驗教育機構SEL專家教師與師資培訓 )
場景:A方:「你怎麼什麼事都不做?」,另一方馬上回:「你現在又在怪我?我哪裡有錯?」
這句「我哪裡有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每次吵架都像是在打官司,誰錯誰就輸了,因此更激發了要證明自己無辜,其實這樣一來,關係就被卡住了。
《關係點心吧》本集邀請到艾青心理師與聽眾朋友一起來探索:
閱讀全文:【愛己到捨己】 《愛你不孤單》2025-06-05(四)首播
在有限的能力裡,委屈也不能求全,
盡力仍滿是遺憾,每天活在心牢裡,不斷在定罪自己。
親友關懷的信息,也是另類的指正。
除了上班之外,要照顧家中失智的母親,還有年幼的孫子,
芳芳掙扎在幾近崩潰的邊緣,
突然從捨己的愛與責任感的迷思中幡然領悟。
每個人都有該負的責任,當我們為了責任而過勞,
為了崇高的捨己,強壓己身的需要。
到達幾近崩潰的邊緣,為了愛人而壓垮了自己。

閱讀全文:【⯑ 18歲的門口,我們都在學放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6-05 (四) 14:00首播
六月,是畢業的季節,也是父母心中難以言喻的轉捩點。看著孩子從校園走向社會,從依賴走向獨立,我們感到驕傲,卻也有點捨不得。這一集,我們聊聊當孩子即將成年,父母該怎麼調整心態、學習放手,又不失去彼此的連結。
你是否曾在深夜擔心孩子的選擇?是否在面對他的反叛與沉默時感到無力?這不是只有你的心聲,而是許多家庭都在經歷的旅程。這集節目以生活小故事你一起走過這條「不再是唯一主角」的親子之路。
節目最後,也將分享三個實用練習,幫助我們身為父母或是大人在愛裡放手、在尊重中同行。
因為,放手不是結束,而是愛的另一種形狀。
閱讀全文:【陪你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愛的復原力》2025-06-04(三)15:00首播
你還記得小時候學騎腳踏車的時候嗎?有人在你身後輕輕扶著,把你從搖搖晃晃帶向平衡穩定;就像在少女中途之家裡,社工們用靜靜的陪伴與深深的關心,扶著那些因為家庭變故、疏忽照顧或暴力創傷而來到家園的少女,一步步走出生命的困難,學會穩穩踩住自己的人生節奏。
這一集節目主題「陪你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邀請到善牧基金會德心之家主任黃韻蓉,談她如何與同仁們陪伴少女從生命的幽谷走向自立,重新認識自己、感受情緒、找回力量。而社工又如何在這個陪伴的過程中,協助少女長出力量、自信,學習慢慢長大,可以「自己」面對及處理自己生命的課題。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婚姻教育的架構V 婚姻教育的對象】《乒乓雙人舞》2025-06-03 (二) 15:00首播
社會上有不同的種族文化與族群,人人皆有具有不同的社經階層與家庭背景,還有不同區域如城鄉之間皆會讓人產生多元差異。所以婚姻教育也會面對各種對象的差異需求,例如當面對語言不通的新住民女性時,移民署主動邀請本國配偶共同參與課程。有些企業主基於幸福企業的理念,也積極在正常上班時間開放場地讓員工參與婚姻家庭講座。
城鄉差異亦是在施行婚姻教育中必須考慮的因素,我們曾受邀到社區進行婚姻講座,到現場才發現學員全是高齡婦女,且只能用閩南語對談。

閱讀全文:【從逼迫基督到見證基督—保羅(1)】《我是傳奇》2025-06-02(一)首播
保羅原本是一個法利賽人,跟隨猶太宗教領袖們抓捕迫害基督徒,然而有一天,他被大光照耀,他所迫害的耶穌向他顯現,自此保羅才發現,原來耶穌真的是基督,從此以後,他將以宣揚福音為己任。
閱讀全文:【我的價值是怎麼受傷的?自我價值的形成與破壞】《關鍵心生命》2025-05-31(五)首播
在你的生活中,你總是自信滿滿的追尋著心中的夢想;還是內心總在擔心別人不開心或老闆不滿意?這完全關乎你的自我價值高低。
自我價值,就像一棵樹的根,雖然不見它,但卻影響著我們的情緒、關係、選擇、與行為模式。而自我價值的高低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形塑於我們從小被對待的方式。
高自我價值奠基於:照顧者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情緒被理解與安撫、適度的鼓勵與肯定、擁有選擇權與自主性、主要照顧者擁有高自我價值。
低自我價值則受傷於:照顧者有條件的愛、被貶低、羞辱、比較的對待、情緒與需求經常被忽略、過度控制與缺乏自主性、照顧者屬於低自我價值。
每個孩子都像一顆種子,能否長成參天大樹,關鍵不只是種子的品種,而是他落在哪一片土地上,有沒有足夠的陽光與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就是那片土地。好消息是,即便曾經自我價值被傷害了,它仍然可以因為愛與尊重的對待而被重建。

閱讀全文:【恩典大於過犯 】《愛你不孤單》2015-05-29(四)首播
如果我們套用數學公式加、減、乘、除來計算,用什麼樣的程式,必然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但是用在情感上,往往是出乎意料的結局,這也是連續劇讓人著迷的原因,一個潛在的變數,能讓事情翻天覆地,也能全盤扭轉乾坤。而這個變數往往不是顯性的「近」因,而是隱性的「遠」故。一見鍾情的序幕,勞燕分飛的結束。鐵漢的柔情承載不住佳人的強勢。在生命裡的孤單,有時不是在於別人的虧負,而是源於自己期待的落空。當來自天上的聲音「愛大,赦免也大」,在塵世的「死亡」來終結恩典大於過犯的一生。在芳芳的故事中,是否也看見你我生命的蹤跡呢?

閱讀全文:【每句話都像在吵架——如何從情緒化溝通回到關係-《伴侶關係》系列】《關係點心吧》2025-05-29(四)首播
來賓: 劉艾青 心理師(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特約心理師、恩激優實驗教育機構SEL專家教師與師資培訓 )
有些伴侶在相處時,無論育兒、家務、金錢上總是吵不完,有時只是一句:「你怎麼又忘了?」就像點燃炸藥般,爭吵一觸即發- - -。而這樣的爭吵會是螺旋式的在循環,消耗了兩人的精力,也使關係越來越緊繃,像是當開口要說每一句話時,內心就不知覺擔心著:「是不是說了又要吵起來?」但不說卻是一直壓抑著自己,實在好。難。受!
《關係點心吧》本集邀請到艾青心理師與聽眾朋友一起來探索:
閱讀全文:【點亮孩子心中的火花:語言治療的點滴與深思-下集】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2025-05-29 (四) 14:00首播
上集節目中邀請了從事兒童語言治療超過20年的張敬賢老師,分享他踏進兒童語言治療的契機,以及多年來在臨床與偏鄉從事語言治療過程中印象深刻的個案故事與反思。
這個禮拜,我們將繼續聆聽張老師談語言治療是否會隨著孩子的成長,從學齡期到青少年再到成年都有所延續?張老師也會談及他的居家服務個案中的感人故事。
在職涯中,張老師是否遇到過挫折或低潮?是什麼讓他堅持下來,並不曾放棄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他又會給即將進入語言治療領域的後輩什麼建議,或是對那些正在從事這份對的事但卻少有人願意投入的朋友們說些什麼呢? 
最後,張老師將給身障孩子的父母一些建議或一段暖心的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場充滿愛與感動的對談,了解語言治療的點滴與背後的深刻意義。
本週《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讓您對語言治療有更暖心的認識,敬請期待!!

 
閱讀全文:【感恩點亮品格,戲劇啟動天賦】《讓天賦發光》2025-5-29(四)22:00首播
慧治「一句好話」團體戲劇表演比賽 活動開跑
今天孫爸很高興採訪到慧治基金會新任董事黃兆徽女士與專案執行者劉柏林。
董事黃兆徽女士曾擔任紀錄片導演及製片,作品~芝加哥影展調查報導紀錄片還獲得<優勝>。
感恩點亮品格,戲劇啟動天賦~ 慧治邀請全台灣的偏鄉弱勢孩子 一起來
慧治基金會推廣品格教育,落實於生活之中。110/111年行孝,112/113行善,今年選定<感恩>,避免孩子產生福利依賴,學會抱持感恩心,以行動回饋社會。

閱讀全文:【記錄瞬間成為永恆】《愛的復原力》2025-05-28(三)15:00首播
現在很多家庭會選擇拍全家福照片,來保存屬於全家的記憶,拍全家福照片是為了記錄在那個時刻全家人的模樣、一起的感覺又或只是全家一起做一件事,是全家的一種儀式感。
在今天愛的復原力節目特派員單元裡,特派員訪問了善牧基金會蘆洲少年中心的張睿宏社工師,一起來聽聽張睿宏社工師如何從陪伴輔導青少年的過程中想到要邀約青少年與他的家庭一起拍全家福的照片;張睿宏社工師是如何邀約這些家庭、陪伴他們一起完成拍全家福,而他又是如何看見這些家庭細微的情感流露以及真實的互動相愛。邀請聽眾朋友一起來聽張睿宏社工師的分享, 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Stars RADIO星蹤之愛廣播網
《愛的復原力》(黃淑婉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週三15:00
重播週三23:00/週四07:00/週六11:00/週日23:00

閱讀全文:【婚姻教育的架構IV 婚姻教育的場域】《乒乓雙人舞》2025-05-27 (二) 15:00首播
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在推廣婚姻教育上有不同的創意。有為新婚夫妻撰寫新婚手冊「柴米油鹽醬醋茶」、為新婚夫妻提供兩天一夜的伴侶營、或婚齡二十以上的夫妻舉辦「中高齡伴侶營」。也有為婚齡四十年以上的夫妻辦理恩愛營,並提供這些在貧瘠年代結婚的伴侶補照婚紗照及邀請兒孫們一同拍婚照紀念。此外還有家庭教育中心是透過四週六小時的密集課程來提供婚姻教育,這類課程相較二天一夜的優點在於可以每週根據課程內容撰寫作業來深化學習。
我們亦曾受邀到其他政府部門提供婚姻教育,例如軍隊與公務員培訓機構。曾有退役的職業軍官反思,四十年的軍旅生涯,與家人聚小離多,家庭的擔子都落在妻子身上,經過婚姻教育的學習後,深刻感受到如果在軍旅過程中有定期這類課程的學習,必能改善軍人家庭生活、提升官兵志氣。

閱讀全文:【接納,心不受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李麗亭副主任專訪】《聽見你說愛我》2025-05-26(一)、06-02(一)21:00首播
董氏基金會40周年了!創辦人嚴道博士獲得我國第一屆國家公益獎,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從民國85年起就致力於兒童成長、心理健康促進之初級預防工作,其對於憂鬱症防治的推廣活動也多受到社會注目和重視,來聽聽董氏基金會與社會大眾進行推廣教育、宣傳和溝通40年的豐富經驗,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有了哪些改變呢?
董氏基金會在過去最令社會大眾知名的菸害防治—戒菸、拒絕二手菸等倡議行動,甚至直到推動立法仍繼續持續在電子菸的防制。其實董氏基金會在推動全民身心健康的理念下還注重食品營養、以及心理衛生。尤其在心理衛生公衛觀念從早年就察覺往下扎根的重要性,對社會大眾推動憂鬱症宣導和預防,更重視銀髮族的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如何在有限的經費與人力做出令社會大眾亮眼的成績呢?與公部門的政令宣導活動有何差異呢?

閱讀全文:【跟隨主心意而行的人—司提反與腓利】《我是傳奇》2025-05-26(一)首播
司提反與與腓利均是初代教會的第一批執事,受託管理眾人的日常飯食,但這兩人不僅在生活小事上忠心,也在傳福音的路上盡忠職守,一個冒死在眾人面前為主作見證,另一個則跟隨聖靈的帶領,將福音傳至紅海的另一端。
《我是傳奇》(念平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週一20:00
重播週二01:00/週二08:00/週六12:00/週日04:00

閱讀全文:【我有價值嗎?認識自我價值的核心】《關鍵心生命》2025-05-23(五)首播
在現實的社會中,常常以分數、學歷、職位、成就、金錢、外表…等,來定義人的價值。以致人們常常汲汲營營的去追求這些外在的事物,但往往在與他人比較時,自己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沮喪。
其實自我價值,不是來自我完成多少工作、被多少人稱讚、贏過多少人,而是我打從心裡相信「就算我沒那麼完美、沒那麼成功,我依然是重要且值得被珍惜」。試問有多少人從心裡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
為何許多人內心常出現「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要表現好才有價值」的信念?這些都是在童年成長經驗中建立的。

閱讀全文:【主的恩典使人剛強-胡永財】《喜樂處方箋》2025-05-23(五)、05-30(五)20:00首播
胡永財的父母⽣了⼗個⼩孩,他排⾏⽼五,上⾯三個姐姐,⼀個⼤哥,上⾯還有一個媽媽流產的手足。因為三,四⼗年前,醫療⽅⾯不是很好,所以就失去了⼀個手足。 永財從⼩就是在這樣的⼀個大家庭⻑⼤,其實很滿足。
永財的家庭是⼀個原住⺠的家庭,但原住⺠有⼀個⾮常不OK的⽣活⽅式,就是喝酒的⽂化。原住⺠給⼤家的印象就是很會喝酒。永財爸爸媽媽也不例外,但只有媽媽有點嗜酒,爸爸⼯作不會喝酒,閒下來就會喝⼀下,爸爸⽐較不常喝醉 。
永財媽媽從⼩就是在舅舅家⻑⼤, 外婆很早就把永財媽媽帶給舅舅撫養,所以媽媽就寄⼈籬下,她在舅舅家也過得不是很好,不如意,再加上她年輕的時候就被介紹給永財爸爸,據說永財媽媽那個時候已經有喜歡的男孩⼦,但是卻被硬拆嫁給永財爸爸,所以媽媽在感情上有很⼤的挫折和不如意,再加上可能因為永財媽媽⾃⼰過去原生家庭不幸福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常常被瞧不起,所以她裡⾯累積了的很多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