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為什麼親密的需求讓人受傷?我們如何保護自己?】《關鍵心生命》2025-05-09(五)首播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看見、被好好愛著。這,就是「親密」的需求—人類與生俱來、深刻而真實的渴望。但,也許你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越想靠近一個人,心裡卻越焦慮;當你越投入一段關係,受傷也越深。你是否總認為「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或「愛我的人都會離開我」?
為什麼「親密」這件事常常讓我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些受傷的經驗背後,是否藏著童年親密需求的創傷或匱乏?而在童年的創傷與匱乏中,我們又習得了哪些自我保護的防衛模式?例如,用討好、逃避、控制等模式來處理內心情感的需求,或者用裝堅強來告訴自己我不需要愛。

閱讀全文:【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林秀美】《喜樂處方箋》2025-05-09(五)、05-16(五)20:00首播
林秀美家中有九個弟兄姊妹,她排第九,前面有八個哥哥,從小到大秀美就是家中的小公主,雖然當時她的家庭務農,是在極貧困的雲林縣靠海的鄉下。父母從小就不識字,只能耕田、打零工及搬磚搬泥沙維持生活,日子過是很不容易。鄰居親友常常取笑秀美的父母親說:生那麼多幹嘛?要一起餓死嗎?原本在秀美母親懷孕要生她的時候,秀美母親又怕生到男生,就決定吃藥打胎,遇到一個鄰居算命婆婆跟秀美母親說:哎呀!這是女生不是男生,算命婆婆說若算得不準,她就要自己喝下廁所的汙便水!於是秀美這條小命就被留下來了!

閱讀全文:【台灣本土音樂治療師養成中 - 專訪林明臻會計師 (上)】《音樂好療育》2025-05-08 (四) 20:00首播
林明臻擔任會計師超過二十年,在一次因緣際會中,重新喚起她與音樂交織的美好記憶,進而再次拾起對音樂的熱愛。她考取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鑑定,之後申請就讀輔仁大學音樂治療在職專班,並於去年(2024年)順利畢業。畢業後,她更成為首位以台灣音樂治療主修學歷取得美國音樂治療師認證(CB-MT, Certification Board for Music Therapists)應試資格的學生。

閱讀全文:【勇敢的跨越】 《愛你不孤單》2025-05-08(四)首播
摸索在舊知與新知混合的認知中,曾經用傳統忍耐的美德,也嘗試學習新知的方式,
為家庭為婚姻而努力。但是,當秋娟看見媒體上的一個案例,以傷害自己作為報復對方的威脅,不但挽回不了變質的愛情,還讓自己身體烙印了無法修復的傷害,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她心裡下了一個決定「我不要做那樣的女人。」
記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說:「人類的情感是複雜的,親密關係只佔其中的一部分,理解和溝通的深度,才是維繫一段關係的真正根基。 」

閱讀全文:【晉列Elsevier世界排名前2%科學家趙涵捷校長專訪】《讓天賦發光》2025-05-08(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很榮幸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前任校長 趙涵捷校長來到節目中。
趙涵捷校長擁有豐富學術與教育行政經歷,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電機系,並在國際學術界享有卓越的成就,為2024年ScholarGPS Sensor 及 Wireless 領域排名的世界前千分之2。在AD科學指標細分項電子電機子領域,位居台灣排名前10的科學家。
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宜蘭大學校長,任期13年半,對台灣東部高等教育非常熟稔。任內領導宜蘭大學,成功推動技職院校轉型,並完成城南校區的籌設計畫。在東華大學任內,也提升學校的國際及區域性排名,並為東華設計招生策略,顯著提升新生註冊率及海外招生成果。趙校長爭取到教育部的區域網路中心,提供高速網路,節省學校資源。

閱讀全文:【我明明是關⼼他,但為什麼我總是憤怒對他】《關係點心吧》2025-05-08(四)首播
這一集來談談親子依附關係!
「⼩美是⼀位全職媽媽,獨⾃照顧 8 歲的兒⼦⼩傑。⼩傑最近在學校經常不完成作業,⽼師多次反應他的專注⼒不⾜。⼩美很在意兒⼦的表現,擔⼼他會被⽼師和同學貼上『懶惰』的標籤。每天放學後,⼩美都會陪⼩傑寫作業,但過程中常常對兒⼦失去耐⼼,甚至會⼤聲斥責他:『你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專⼼⼀點︖!』事後,⼩美常因⾃⼰的憤怒感到內疚,認為⾃⼰明明是為了孩⼦好,卻總是⽤憤怒表達。」

閱讀全文:【⯑當了媽媽,更需要一個懂你的朋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5-08 (四) 14:00首播
成為媽媽的那一刻,世界好像從此改變了。
生活繞著孩子打轉,情緒藏在笑容背後,疲憊與孤單無人知曉。
尤其是身為愛奇兒的媽媽,那些不被看見的辛苦,更需要一個「懂妳」的人。
這一集,我們邀請了主持人閨蜜級朋友,ㄧ位愛奇兒母親單親媽媽,兩人從一場活動中相識,一開始只留下email這種有所保留的態度,至今成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集節目形式像一場沒有劇本的實境秀,妳會聽見她們彼此打趣、理解、偶爾語塞、偶爾哽咽,就像每個媽媽與最好的朋友之間的真實樣子。

閱讀全文:【關懷弱勢,正面鼓勵__專訪仁親基金會 張安慈執行長】《躍動之星》2025-05-07(三)21:00首播
長期在家庭教育現場服務,服務的單位有兒少、長者多個據點,已服務兩萬人次以上,仁親基金會的張安慈執行長亦待過企業擔任主管,服務的特殊境遇學生,有些是年紀太小結婚,有些是隔代教養,張執行長接觸過許多投入服務的大學志工,怎麼樣服務特殊境遇學生與陪讀班有其經驗值,張執行長也鼓勵有些情障孩子,家長不要害怕就醫,及早治療能更早協助到孩子。

閱讀全文:【認真過好每一天】《愛的復原力》2025-05-07(三)15:00首播
一位奈及利亞作家提到「單一故事的危險性」。她說,當我們對某個地方、文化或族群只認識一種故事,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看不見更多可能。這些單一的故事,也許源於真實,卻可能是片面的、狹隘的,往往遮蔽了更廣闊的全貌。但當我們願意跳脫那唯一的框架,就會發現,世界其實充滿了多元的眼光與角度。我們也能重新看見那些曾被忽略的美好、勇氣與希望。
在這一集愛的復原力節目中邀請到來自善牧培新中心的文化教練岳嘉星,透過她的生命故事,我們將一同體會:文化不僅是食衣住行,更是彼此理解的橋樑。

閱讀全文:【婚姻教育的架構I《乒乓雙人舞》】2025-05-06 (二) 15:00首播
學者Hawkins 等人曾提出一個完整的婚姻教育架構,未來幾週我們將陸續介紹他提出的婚姻教育的七個不同面向,幫助聽眾朋友對於婚姻教育有更深的了解。
因婚姻關係從婚前、將婚、婚後一直到親職前後期,是一個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因此教育的課程內容也必然隨著特定的生命時刻做出變化。首先在青少年課程重點在健康的關係技巧。現在我們會透過課程安排大學生在中學生會考過後,進入中學校園透過創意設計的教案施教,幫助他們分辨愛與喜歡、建立健康界限、遠離危險情人,這些年施行的結果普遍受到學校及中學生的歡迎。

閱讀全文:【從哪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彼得】《我是傳奇》2025-05-05(一)首播
彼得是耶穌的大弟子,對主忠心、勇氣可嘉,但就在他充滿自信、宣告必定跟隨耶穌到底之後,他經歷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敗,在生死危機中,他三次不認耶穌。然而,就在他灰心喪志、重操舊業之後,耶穌再次找到了他,在主的愛與接納之下,彼得蛻變成為初代教會的中流砥柱,死亡的威脅再也不能讓他丟棄耶穌。
閱讀全文:【合一療法~親密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渴望它?】《關鍵心生命》2025-05-02(五)首播
在3C的世代,我們很常看到一種場景,一家人在餐廳聚餐,但在餐桌上各自滑著自己的手機。在家庭中,家人們也容易各自埋在自己的手機或電腦中,只做一些事務的交流。這世代,人與人之間「親密」需求好像悄悄的被遺忘了。
「親密」是人性中最深層的需求之一,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坦誠、情感連結。它不只是戀愛裡才有的東西,它可以發生在朋友之間、親子之間、甚至是一場深度的對話裡。它是一種心理與情感上的互信、互知、互容。它讓我們感到:被看見、被接受、被支持、被回應。若人們缺乏了「親密」的連結,好像植物沒有水一樣,心靈會出現孤單、沮喪,甚至絕望。

閱讀全文:【你在關係中總是感覺到沒有安全感嗎?】《關係點心吧》2025-05-01(四)首播
「小林與阿明交往三年,感情一直很好,但每當阿明提到未來的婚姻計劃或更進一步的承諾時,小林會感到壓力,甚至開始疏遠阿明,找藉口推遲見面或可以讓自己忙碌,避免深入的情感交流。」
藉由這個案例,《關係點心吧》邀請聽眾朋友一起來探索:
* 在關係中感到不安全時,我們如何從童年的「不安全型」依附關係去理解,自己在童年經驗中所形成的陰影?

閱讀全文:【夢醒時分】 《愛你不孤單》2025-05-01(四)首播
歌德在「少年維特的煩惱」 中序言.......
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是的,不止是秋娟,很多少女的心中都憧憬著婚姻生活中相夫教子甜蜜的美夢。
秋娟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活躍在燈光閃耀的舞台上,她卻淡看眾星捧月的舞台光環。
她的愛情就如同「 夢醒時分」歌詞的第一句
「你說你愛了不該愛的人,你的心中滿是傷痕。」
在不斷的謊言中,無盡的等待,
在重複的信任裡,人財皆兩空。

閱讀全文:【⯑ 退休以後,媽媽更美了】《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2025-05-01 (四) 14:00首播
⯑你的媽媽,退休後是怎麼生活的呢?
她有沒有做一些,讓你偷偷佩服的小事?
五月,是屬於母親的月份。這一集,我想和你一起走進一段溫柔的生命風景。
有個女兒,靜靜看著媽媽退休後的生活,發現她不但沒有變得沉寂,反而活得比以前更亮眼。
媽媽開始上課、參加社團、運動和旅行,認識新朋友、分享新生活。雖然手上的錢不多,但心裡裝滿了快樂,她說:「不用多,只要喜歡就好。」

閱讀全文:【音樂治療專業養成-專訪 林宜穎 音樂治療師 (下)】《音樂好療育》2025-05-01 (四) 20:00首播
林宜穎音樂治療師長年服務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致力於在醫療體系中推動並建立音樂治療的專業實踐,在教學、臨床與實務領域皆展現卓越表現。曾任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秘書長,現為社團法人臺灣音樂治療學會專業認證主任委員,積極參與並親力親為地推動音樂治療在台灣的發展與制度建構。
本集節目將邀請宜穎治療師,從其專業角色與實務經驗的角度,分享他對音樂治療專業養成之路的觀察與見解。
閱讀全文:【幸福是可以遺傳的】《讓天賦發光》2025-05-01(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邀請到廣生堂國際部部長陳孟晴,是家族企業年輕一代的接班人。
生命中的恩典與冥冥中的指引
人生的旅程充滿了未知與驚喜,而回顧過去,陳孟晴發現自己所走過的每一步,看似偶然,卻又似乎早已安排好了一般。從日本求學到進入超市業界,後面在國際貿易公司累積經驗,再回到家鄉,聽著爸媽分享爺爺奶奶的故事,這一切讓我深刻體會到生命中的恩典與奇妙的安排。
從心理學到超市的轉折,當初選擇赴日本攻讀心理學,純粹是出於對人心的好奇。陳孟晴對人類行為的研究,情感與思維的運作深感興趣,這門學科讓我更了解自己,也學會如何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他人。 
當學業告一段落,面臨職涯選擇時,卻做出了一個看似「不相關」的決定:應聘進入知名超市公司,並從最基層的蔬果部門開始工作。

閱讀全文:【愛與關懷:專訪臺中市南屯區東興國民小學 謝秀娟校長】《躍動之星》2025-04-30(三)21:00首播
長期在教育現場服務,歷任台中市南屯區文山國小、南屯區大墩國小、西屯區惠來國小、南屯區東興國小已有23年校長資歷,同時也是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教育推展協會理事長,在東興國小讓學生允文允武,尤其在男女籃球隊與合唱團表現優異,歸功於老師們認真指導,家長們全力支持。
謝校長教育理念為「愛與關懷」,籌設大墩國小以愛創校,服務期間籌辦音樂會,跟售票系統合作,將結餘款項捐贈造福多個社福或弱勢團體,在媒體協助下讓很多人願意一起參與活動,同時讓學生愛自己也能愛別人。

閱讀全文:【別讓情緒成為火山】《愛的復原力》2025-04-30(三)15:00首播
很多人可能覺得,暴力離自己很遙遠,和日常生活沒什麼關係。但其實,學會尊重他人、保護自己,就是預防暴力的第一步。這集節目「別讓情緒成為火山」邀請到善牧台北中心的羅薇主任,和我們聊聊她與夥伴們如何走進校園和社區,推動預防暴力的工作。深入校園推廣預防暴力的觀念,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要讓大家意識到「原來,這也是暴力」,進而調整與人互動的方式,尊重彼此的界線,就有機會在校園和社區裡,種下預防暴力的種子。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小水滴,當這些水滴匯聚在一起,就能激起漣漪,甚至匯流成河、奔向大海。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勇敢帶著你做夢~~台北市立啟聰學校學務處陳昭妤主任專訪】《聽見你說愛我》2025-04-28(一)、05-05(一)21:00首播
從一顆大姊姊帶著弟弟、妹妹一起玩的心,在台北啟聰漸漸蛻變成為母親照顧孩子的心!陳昭妤主任在小學時期就發現學校裡有一個神祕空間,在那裏和一群可愛特殊的同學們一同開心玩樂的經驗,讓她在選擇教學進路中毅然、決然地以優異的成績選擇特教系作為第一志願,並且順利進入當初實習的台北啟聰學校!陳主任學習舞蹈的養成背景和擁有新潮時尚的外表底下,令人意外其在工作上走著踏實穩定的路線,第一份工作就在特殊學校,也一路都在這裡生根發芽,從訓育組長到學務主任,常常是勇敢地帶著學生們往前嘗試的夢想者,不論是「搭高鐵轉公車自助型畢業旅行」、「逐步拉長七星山攻頂難度」,還是「由聾學生模擬博物館導覽」等等,都讓學生們從活動規劃與實際執行的經驗中獲得一輩子難以忘懷的感動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