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796375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流淚谷到泉源地】《愛你不孤單》2025-08-14(四)首播
「爸爸有四個太太,我卻沒我的媽媽。我就讀三個幼稚園,小學換了四個學校,從這個家換到那個家,但都不是屬於我的家。直到爸爸第三個太太的小孩因為沒有人照顧,才想起有我這個在外面的姐姐,因此我也總算回到了家。」楓元悠悠的說著。
當楓元講述的時候,我彷彿看到切割式的童年,在外婆、舅舅、乾媽、 阿姨....之間動盪遷徙,在每個不同的場景中,佇立著相同的小女孩。因為她笑起來真好看,她習慣忘掉了許多事,她必需溶入新的陌生,她才能被接納與生存。

閱讀全文:【⯑️ 全劇最用力的演出者:媽媽本人】《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8-14 (四) 14:00首播
你是不是也曾有這種感覺?
每天演出一齣叫做「正常生活」的大戲,角色包含廚師、司機、情緒管理師、教養顧問,還有隨時待命的危機處理員。劇情常常是:孩子忘記交功課、房間像災區、對你說話像你欠他一百萬。你明明累到不行,還得保持理性微笑,然後心裡默默冒出一句:「我是演很大,但孩子有在感動嗎?」
這一集,我們就來聊聊那些身為媽媽的日常演出,有多用力、有多心酸、有多無人喝采。
那些你以為會被孩子看見的付出,為什麼常常石沉大海?

閱讀全文:【《軌道之外:從學霸到暗網,構築健康心智的十堂課》系列(六)金錢、權力與掌控欲:暗網的誘惑與心理陷阱】《GUIDING STARS》2025-08-13(三)首播
透過台灣「學霸」林睿庠涉嫌暗網販毒的震撼案例,深入剖析高智商犯罪的心理、社會與教育根源。借鑒羅斯福總統「偷竊鐵路」的名言,反思當代教育的盲點,並提供基於專業教育視角的解決方案,引導聽眾建立健康心智與倫理觀。
核心引言: 「一個從未上學的人,可能只會從貨車上偷竊;但他若接受過大學教育,他或許就能偷走整條鐵路。」——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
閱讀全文:【我們青春,別來無恙!】《愛的復原力》2025-08-13(三)15:00首播
「社工」是一份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在今天的節目主題「我們的青春,別來無恙!」邀請到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北學園主任吳金雲。聽聽金雲主任從學校畢業後,帶著對青少年輔導工作的熱情,來到台北學園陪伴中輟生學習與探索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14年來,陪伴這群因為在教育體制適應不良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認識自己,然後從內心長出自己的力量,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閱讀全文:【與精神為伍、舞動人生: 胡海國教授的精健道心腦操 (下集)】2025-08-13 (三) 20:00《守護一生》
胡海國醫師生長於純樸的台南麻豆,自小與大自然互動共生,產生的喜悅,滋潤孕育他內在的生命活力。台大醫學系畢業後,在金門戰區忠心服役時,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產生濃厚興趣,將赫洛克經典的「發展心理學」翻譯成華文版。退役後,在台大醫院完成精神科住院醫師第一階段訓練後,胡醫師至美國接受進階訓練。時逢歐美精神醫學在精神病理的學理與診療技術蓬勃發展期,給予胡醫師全新的認知與生命視野。有鑑於華人一般都不認識什麼叫做一個人的精神,也不知道精神與人生的密切關係。胡醫師終其一生,探究如何「與精神為伍、舞動人生」。

閱讀全文:【拆彈專家—讓青春不委屈】《風箏不斷線》2025-08-12(二)首播
青春期是人生中充滿變化與挑戰的關鍵階段。許多青少年在這段時光裡,面臨著學業成績的壓力、人際關係的摩擦、情緒的波動,以及自我認同的掙扎。而這些困擾就如同一顆顆「心靈炸彈」,讓年輕的心靈感到疲憊、焦慮甚至委屈,彷彿隨時都可能爆炸,影響他們的生活與成長。
從情緒管理、壓力調適,到未來的生涯規劃;從家庭溝通、同儕關係,到自我價值的認識與建立。青春不該是孤單的漂流,也不該是委屈的忍耐。

閱讀全文:【與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談跨文化家庭繪本創作】《乒乓雙人舞》2025-08-12 (二) 15:00首播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平安,「乒乓雙人舞」近期邀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同學一起來到節目當中,同學剛完成「跨文化家庭研究」三學分的選修課程,未來也將申請「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人員」的認證。就培育國家社會人才的角度而言,這群「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都正經歷理論與實務學習的養成過程。
這次節目我們邀請二位研究生邱玉珍和陳昀樺同學一起來談談他們參與跨文化家庭研究課程暨原住民家庭繪本創作的經歷,一起來聽聽他們與原住民家庭及文化的奇妙相遇。

閱讀全文:【有其父必有其子—以撒】《我是傳奇》2025-08-11(一)首播
以撒的降生是一個超自然的奇蹟,他是父親盼了到百歲才終於得來的心肝寶貝,但他卻曾差點被父親所殺,被綁在祭壇上成為祭物。長大後的以撒,沉默寡言、多受欺侮,卻總是寬宏大度的對帶他人,並在上帝的恩典中,越發昌大。
閱讀全文:【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關鍵心生命》2025-08-08(五)首播
你曾經問過自己「人為何而活?」「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嗎?
這是許多哲學家問了幾千年的問題,有些哲學家帶著問題進入墳墓,有些各自定義了自己的意義。無論答案是什麼,當我們向生命扣問它的意義,這問題本身就很有意義跟價值,因每個人要知道為何活很重要。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過」,意義治療大師弗蘭克說:「讓人無法忍受的生活,從來都不是因為環境,而是因為缺乏意義和目的」。我們看到許多人遇到挫折時,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有可能是因他們還未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閱讀全文:【成長的足跡:音樂戲劇演出生命新章】《讓天賦發光》2025-08-07(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很高興採訪到慧治基金會114年慧治「一句好話」團體戲劇表演比賽,兩隊特優獎得獎機構之一:高雄市羊逃城弱勢關懷協會-羊逃城課後班的負責人伍嵩景傳道與四位得獎小朋友廖俊晨、李艾恩、蕭君豪、伍錫安以及專案執行劉柏林。
來自高雄市羊逃城弱勢關懷協會-羊逃城課後班的師生以音樂戲劇《受人批評,應感恩對方》榮獲特優獎。這群多為社會局轉介的高關懷學生,在負責人伍嵩景傳道的溫柔陪伴下,擺脫生命陰霾,綻放堅毅光芒。
負責人伍嵩景傳道,一位45歲的布農族原住民,19年前投身青少年與兒童服務。

閱讀全文:【「我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長輩的自我價值,其實像是酸種麵包,經歲月慢慢發酵出堅韌與香氣】《關係點心吧》2025-08-07(四)首播
曾聽過家庭中的長輩帶著悲傷的情緒訴說:「我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
退休後,身體逐漸退化、家庭責任也變少,許多長輩會出現「我還有什麼用?」的低潮;而子女在面對照顧壓力時,也可能出現情緒衝突與誤解。
《關係點心吧》本集邀請擅長「長照諮商」的龔頌美 心理師與聽眾朋友一起談談長輩為何會出現自我價值貶低的情況,如何以「存在」being來替代「行動」doing的觀點來看待自我價值。

閱讀全文:【愛能修復傷痕】《愛你不孤單》2025-08-07(四)首播
婚姻觀念的改變,同居不婚率攀升,
離婚率數據的表象,已不足以代表其中
累累傷痕的真相。當妳的家庭被第三者搶取豪奪,當妳的愛情被踐踏成支離破碎,妳恨自己為什麼還要對他掉眼淚。難道我要糾纏這份愛情插足他和小三婚姻中,做個第三者嗎?
伍綺說:「我不能就這樣下去啊! 就轉念去搜尋到一個用時間控管的策略,規定自己傷心流淚的時間。畢竟生活還是要過下去呀!

閱讀全文:【⯑當選擇成為突破的起點】《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8-07 (四) 14:00首播
有沒有一個時刻,你曾站在人生的交叉口,不知道該走、還是該留?
我們常以為「留下來撐下去」才叫堅強,但有時,真正的力量,是願意放下、離開,為自己找一條新的出路。
這一集「當選擇成為突破的起點」,我們不談「衝出舒適圈」的口號,而是深入那些人生中不得不面對的選擇,無論是在職場卡關、家庭緊張,或是孩子準備走上一條和你期待不同的路。

閱讀全文:【《軌道之外:從學霸到暗網,構築健康心智的十堂課》系列(五)人際疏離與孤獨感:天才的另一面】《GUIDING STARS》2025-08-06(三)首播
透過台灣「學霸」林睿庠涉嫌暗網販毒的震撼案例,深入剖析高智商犯罪的心理、社會與教育根源。借鑒羅斯福總統「偷竊鐵路」的名言,反思當代教育的盲點,並提供基於專業教育視角的解決方案,引導聽眾建立健康心智與倫理觀。
核心引言: 「一個從未上學的人,可能只會從貨車上偷竊;但他若接受過大學教育,他或許就能偷走整條鐵路。」——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
閱讀全文:【放晴的天空,一望無際】《愛的復原力》2025-08-06(三)15:00首播
「家」是很多人溫暖的依靠,但卻有些婦女與孩子不僅無法好好在這溫暖依靠的保護下好好生活,還在其中遭受到暴力,而為了自保不得不倉狂逃出。面對生活的下一步,是這群婦女與孩子現實生活中最茫然無助的問題。
在今天的節目中邀請到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信心家園的蔡蕙婷主任來分享,庇護家園如何協助這群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婦女還有他們的孩子,梳理他們過往傷痛的經歷,陪伴他們找回自己的主體性及尊嚴,相信自己可以慢慢好起來,不必急著堅強。生命中「勇敢」的種子,不一定會馬上發芽,但水到渠成後,迎接自己的會是自己想望的未來。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與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談原住民家庭與多元文化II】《乒乓雙人舞》2025-08-05 (二) 15:00首播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平安,「乒乓雙人舞」近期邀請輔大兒家系同學來到節目當中,目前他們剛完成「多元文化與家庭」二學分的選修課程,未來也將申請「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人員」的認證。就培育國家社會人才的角度而言,這群「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都正經歷理論與實務學習的養成過程。
這次節目我們邀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學士後教保專班」的同學鍾靈一起來談談他們參與這場與原住民學生的奇妙相遇。鍾靈同學是一位教會傳道人,目前在兒少安置機構服務。在過往服事的場域,兒童與家庭(特別是特殊兒童的家庭、脆弱家庭)一直是她所關注的議題。她個人喜歡閱讀與反思、藝術與美感活動、獨自浸泡在大自然裡,以及成為生命的陪伴者。

閱讀全文:【逃脫解放心靈的基地】《風箏不斷線》2025-08-05(二)首播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間「密室」,它鎖著你的煩惱、迷惘和無法說出口的壓力。許多青少年的孩子,常被困在一間心靈密室中,裡面鎖著學業壓力、人際煩惱、情緒陰影,還有對未來迷惘。而學校的輔導資源卻能帶著孩子一起「解鎖」這些困境,逃脫心靈的束縛!
許多人不知道輔導室是學生心靈的休憩站,是藏著校園寶藏的秘密基地。對學生來說,輔導老師是陪他們一起破解那些看似難以逾越的難題的好夥伴。

閱讀全文:【寧願割下心頭肉也絕不後悔—亞伯拉罕(2)】《我是傳奇》2025-08-04(一)首播
亞伯拉罕從75歲等到100歲,才終於等到自己與妻子撒拉所生下的兒子以撒,老來得子,自然是寶貝得不得了,但是有一天,上帝卻吩咐亞伯拉罕說,把你的兒子當作禮物送給我吧!什麼!?上帝,我沒聽錯吧!?盼了25年好不容易經歷神蹟才得來的孩子,你說給就要給,我該怎麼辦….?
《我是傳奇》(念平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週一20:00
重播週二01:00/週二08:00/週六12:00/週日04:00
Stars RADIO星蹤之愛廣播網收聽方式
1.手機收聽可到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下載 ”needs MEDIA” APP
2 電台官網 

閱讀全文:【解開生命的枷鎖-看見生命曙光-王詠詩】《喜樂處方箋》2025-08-01(五)、08-08(五)20:00首播
王詠詩出生在香港,爺爺是開麻將館,所以爸爸、媽媽、叔叔、姑姑都在賭博,宛如一個賭博世家,全家無一倖免。原生家庭父母爭吵不休且不常在家,父母管教孩子都是用打罵的方式,所以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詠詩,承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小學三年級學習煮飯給弟弟、妹妹吃,弟弟的叛逆,導致多次出入警察局,甚至打架鬥毆差點喪命。因為詠詩是長女,被設定了不同角色要承擔責任,也因為媽媽下班後去打麻將,家中無大人,詩詠說:「在家裡,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