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796375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藍帶美廚小貝58美夢成真】《讓天賦發光》2025-09-04(四)22:00首播
今天節目中孫爸邀請到中西結合治療的孫苓獻博士及藍帶美廚小貝老師,是一對夫妻。
在當前醫療領域,中西醫結合治療已成為新趨勢。孫苓獻博士,一位專精於中西醫結合抗癌的權威,強調治癒不僅是消滅病灶,更在於恢復身心靈的整體平衡,並喚醒身體的自我療癒能力。他長期致力推廣防癌養生,並對中晚期腫瘤患者的整合治療經驗豐富。
孫博士指出,現代飲食中隱藏著健康陷阱。他提出「食物之餘」(剩餘食物)的概念,並強調應徹底切斷垃圾食物的攝取。

閱讀全文:【『我是公司的磅蛋糕』~穩定的背後,是不敢出錯的壓力】《關係點心吧》2025-09-04(四)首播
在職場上,阿志默默做事,也把交辦的事都做得妥妥當當,為人處事都非常謹慎,「我不想惹事」是他的口頭禪。
《關係點心吧》本集由兩位主持人一起來探討:為什麼有些⼈在職場上選擇「不出錯勝於發展」︖這樣的⼼態是壓⼒適應︖還是過去創傷的投射︖
甜點時間:磅蛋糕的製作材料比例必須精準,攪拌不能過度也不能不足,她不花俏、也不裝飾,像極了在職場中不搶風頭、不出差錯、不多言語的人,存在感不強,卻撐起很多事。

閱讀全文:【⯑‍♀️蹲下,是為了眺得更高】《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9-04 (四) 14:00首播
如果你離開職場十三年,再回頭,還有機會被看見嗎?
如果你為了家庭蹲下,是否就意味著失去了前進的速度?
當一位有專業能力的女性選擇放下職場的舞台,回到家庭專心陪伴身障孩子與家人,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她的職涯就此停滯。然而,這段十三年的蹲下,卻成為她未來飛躍的養分。
在陪伴孩子、走進校園與社區的日子裡,她培養了細膩的觀察力、耐心與協調力。

閱讀全文:【穿越生死的關懷 - 另類捐贈 (下) 】《愛你不孤單》 2025-09-04(四)首播
捐贈的意義除了是捐贈者的大愛之情驅動的捐贈之心。是看見一種轉化的超越,從將燒為灰燼的器官,轉置於他人的身體內,讓等待救援中的生命,賦予了再生的盼望。
再次能了解是建萱牧師以溫柔地聲音娓娓道來,除去了一些一般人的迷思與恐懼。原來要就生理狀態、醫療狀況、 法定同意的面向之下,腦死、 心臟死亡、器官功能正常( 不能有愛滋病、惡性腫瘤.....)是先決條件,家屬的同意也是關鍵,且有24 小時考慮的時間,這都是器官捐贈的條件。

閱讀全文:【《軌道之外:從學霸到暗網,構築健康心智的十堂課》系列(九)教育者的角色:點亮學生內心的軌道】《GUIDING STARS》2025-09-03(三)首播
透過台灣「學霸」林睿庠涉嫌暗網販毒的震撼案例,深入剖析高智商犯罪的心理、社會與教育根源。借鑒羅斯福總統「偷竊鐵路」的名言,反思當代教育的盲點,並提供基於專業教育視角的解決方案,引導聽眾建立健康心智與倫理觀。
核心引言: 「一個從未上學的人,可能只會從貨車上偷竊;但他若接受過大學教育,他或許就能偷走整條鐵路。」——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
閱讀全文:【當孩子問我:「我比較愛誰?」】《愛的復原力》2025-09-03(三)15:00首播
當了媽媽之後,才知道愛一個孩子可以那麼深、那麼細膩,也才明白,孩子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可能藏著他們對我們的無限依賴與試探。「媽媽,你比較愛妹妹還是我?」「你是不是比較疼弟弟?」這些話,我們是不是也常常聽到呢?有時候是撒嬌、有時候像挑戰、更多時候,是一種確認安全感的方式。
今天的節目中,邀請到善牧基金會花蓮區區主任曾梅玲以及善牧基金會高雄區區主任鄭雁文,兩位主任同樣身為媽媽、也身為社工她們會和我們分享,當孩子問出那些關於「愛」的比較題時,身為媽媽的她,心裡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回應的?

閱讀全文:【從空軍子弟成為公衛博士: 嚴毋過老師】《守護一生》2024-09-03 (三) 20:00播出
嚴毋過老師生長於台灣台中空軍家庭。在家庭鼓勵下,隻身來台北,就讀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任職於台北榮總及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擔任護理長及督導長重責,長達21年期間,曾遠赴南非接受重症護理訓挑戰。後被台北市政府延攬為衛生局股長7年,為提升長照專業技能考進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進修取得碩士學位;受神呼召進入康寧大學成為護理科主任及講師。為提升學術能力,在60歲時自費至美國名校John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以七年時間,艱辛完成Doctor of Public Health。

閱讀全文:【埔里陽光下少年安置的希望與挑戰】《風箏不斷線》2025-09-02(二)首播
少年安置機構,不只是因著家庭或環境限制的少年暫時的庇護所,更是幫助他們重新出發的重要起點。從生活照顧到課業輔導,從情緒支持到自立準備,每一步都承載著愛與耐心。當孩子們邁向返家或自立,機構陪伴他們面對現實挑戰,努力在制度政策的縫隙中尋找出路。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替代性照顧」政策,強調以寄養、家庭式安置取代大型機構,這對現有安置機構的運作帶來不小的挑戰。面對政策的轉變,機構需要不斷調整,不僅要兼顧照顧品質,更要協助孩子朝自立生活邁進。

閱讀全文:【與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談跨文化家庭繪本創作IV】《乒乓雙人舞》2025-09-02 (二) 15:00首播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平安,「乒乓雙人舞」近期邀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同學一起來到節目當中,同學剛完成「跨文化家庭研究」三學分的選修課程,未來也將申請「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人員」的認證。就培育國家社會人才的角度而言,這群「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都正經歷理論與實務學習的養成過程。這次節目我們邀請研究生張孝新和蔡玓宭兩位同學一起來談談他們參與跨文化家庭研究課程暨原住民家庭繪本創作的經歷,一起來聽聽他與原住民家庭及文化的奇妙相遇。

閱讀全文:《談天說樂》2025-09-01(一)至2025-09-05(五)首播
在這個快速轉動的世界裡,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停下來,傾聽美好的音樂?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索音樂中的各種面向,從書本裡的智慧,到樂曲中的情感;從音樂家的故事,到人生中的哲理。邀請您用耳朵打開一扇通往無限可能的大門,一趟心靈的旅程即將開始,歡迎來到《談天說樂》。
2025-09-01(一) 【音樂與人的故事】相見歡:福音就是好消息
2025-09-02(二) 【空中遊樂園】打擊樂欣賞:東方鼓樂

閱讀全文:【來一場聽語沙龍,舒服自在地過聽語人生吧!專訪蒲公英聽語協會執行長謝莉芳執行長及薛宇靜老師】《聽見你說愛我》2025-09-01(一)、09-08(一)21:00首播
蒲公英聽語協會執行長謝莉芳本身是一位聽障女兒的母親,在孩子年幼發現聽力問題時便擔起教導孩子的重責大任,不僅因此成為語言治療師,還為了其他同是聽損兒的家庭需要創辦了蒲公英聽語協會。
莉芳老師透過協會嘗試舉辦各種多元活動以滿足從小到大的需求,全面地為聽障家庭和聽障者本身創造各種活動參與機會,薛宇靜老師便是在協會陪伴下成長茁壯的鮮活證明。
閱讀全文:【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掃羅】《我是傳奇》2025-09-01(一)首播
以掃身為長子,卻沒有重視長子的名分,身為哥哥,卻欲將弟弟除之而後快,最終他失去了長子的祝福,也失去了唯一的手足。但在多年的失落之後,他終於幡然醒悟,他原本所擁有的,是何其珍貴….
閱讀全文:【走進毒癮婦女的心-讓我遇見神的恩典-郭淑汾】《喜樂處方箋》2025-08-29(五)、09-05(五)20:00首播
郭淑汾出生在一個公教人員家庭,爸爸是地方機構的主管,媽媽是小學老師,從小父母對她們的家教就很嚴格,學業及品行都要達到標準。但因為母親深諳兒童心理,管教中也讓孩子們感受到尊重,家庭關係是和諧的,所以母親曾說:「奇怪!我們家小孩怎麼没有叛逆期?」。因為孩子們受尊重,也不想傷父母的心。
哥哥和淑汾功課都很優秀,她倆都取得公立大學碩士學位。但是弟弟因為是難產兒,一出生就神經受損,智商也不高,父母為了這個弟弟傷透腦筋,淑汾和哥哥自然也對弟弟特別照顧。也因為這樣,淑汾對弱勢族群能有特別的同理。

閱讀全文:【誰在說話?~那些綁住我們的內在聲音】《關鍵心生命》2025-08-29(五)首播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
明明心裡很委屈、受傷、挫折,但仍然強顏歡笑,裝作堅強,因為總有一個聲音在心裡輕輕說:「不能流露負面情緒,別人會不喜歡你。」或「沒事的,不能被情緒困住,解決問題比較重要」….
明明已經快撐不下去了,但還是咬牙硬撐,無法開口請人幫忙,因為總有一個聲音在心裡輕輕說:「你應該懂事,不要麻煩別人。」或「說出需要是沒用的,因為沒有人會幫你」….

閱讀全文:【新北市築家好:跨域合作推動家庭教育】《讓天賦發光》2025-08-28(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與財團法人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徐掌瑛邀請到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主任王瑞邦來到節目中。
面對台灣生育率持續探底的挑戰,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突破傳統框架,與跨界夥伴合作,打造創新的家庭教育模式。他們不再只宣導「責任」,而是將情感教育與心理學(如薩提爾、阿德勒)融入年輕人喜愛的定向越野、烘焙、桌遊等活動中,藉此擴展社交圈,並在輕鬆氛圍下學習人際與自我關係,特別為高學歷與高科技產業工作者等群體提供解方。

閱讀全文:【「只有沒收手機這一招嗎?」 ~司康般紮實溫暖的青少年陪伴之道】《關係點心吧》2025-08-28(四)首播
上一集我們談了為何青少年放不下手機,這一集是父母更為期盼的:除了沒收、斷網,父母能如何更有智慧的面對手機問題,找回與孩子間的好關係。
案例:「媽媽發現孩子回家後總是滑手機到深夜,成績退步、作息混亂。她試過提醒、溝通、甚至沒收手機,卻越來越常發生激烈爭執,孩子哭著說:『你沒收我手機,我消失算了!』讓媽媽內疚又無助。
《關係點心吧》本集邀請擅長「青少年諮商同時又是重度手機使用的」的楊琬琳 心理師與聽眾朋友一起談談,面對手機這棘手問題,如何維繫親子關係,又能把愛和管教拿捏得剛剛好。

閱讀全文:【穿越生死的關懷 - 預立醫囑與遺囑(中)】《愛你不孤單》2025-08-28(四)首播
《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也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
於民國105年1月6日總統令制定公布全文19條,並自公布後3年後於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其目的及精神包括:
1、尊重病人醫療自主
2、保障其善終權益
3、促進醫病關係和諧
因此『 預立醫囑』在病人陷入昏迷及無可治癒的病症之前,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中,透過專業人員的解說,幫助自己預立醫囑,也讓醫療人員在法律的保護下執行病人的意願,不受病人家屬的左右為難。

閱讀全文:【小小巨人下集- 打破極限的智慧旅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8-28 (四) 14:00首播
今日來賓:陳攸華 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所講座教授/
人工智慧國際學程主任
在《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下集中,我們將繼續深入了解陳攸華博士的生命故事。從台灣到英國,她不僅憑藉著過人的毅力獲得了博士學位,更在職業生涯中屢創高峰。陳教授將分享她在求學與求職過程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難,甚至在國外的職場中闖出一片天地。這其中,又有哪些讓她永難忘懷的貴人和時刻呢?

閱讀全文:【社福服務教育經驗談__專訪家長李美花】《躍動之星》2025-08-27(三)21:00首播
今天來賓是家長李美花,她要分享在社福界她服務的一些經驗,如何以家長的力量參與社會服務工作呢?家長志工的力量有是很大的,讓我們聽聽她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