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796375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與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談跨文化家庭繪本創作】《乒乓雙人舞》2025-08-12 (二) 15:00首播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平安,「乒乓雙人舞」近期邀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同學一起來到節目當中,同學剛完成「跨文化家庭研究」三學分的選修課程,未來也將申請「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人員」的認證。就培育國家社會人才的角度而言,這群「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都正經歷理論與實務學習的養成過程。
這次節目我們邀請二位研究生邱玉珍和陳昀樺同學一起來談談他們參與跨文化家庭研究課程暨原住民家庭繪本創作的經歷,一起來聽聽他們與原住民家庭及文化的奇妙相遇。

閱讀全文:【有其父必有其子—以撒】《我是傳奇》2025-08-11(一)首播
以撒的降生是一個超自然的奇蹟,他是父親盼了到百歲才終於得來的心肝寶貝,但他卻曾差點被父親所殺,被綁在祭壇上成為祭物。長大後的以撒,沉默寡言、多受欺侮,卻總是寬宏大度的對帶他人,並在上帝的恩典中,越發昌大。
閱讀全文:【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關鍵心生命》2025-08-08(五)首播
你曾經問過自己「人為何而活?」「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嗎?
這是許多哲學家問了幾千年的問題,有些哲學家帶著問題進入墳墓,有些各自定義了自己的意義。無論答案是什麼,當我們向生命扣問它的意義,這問題本身就很有意義跟價值,因每個人要知道為何活很重要。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過」,意義治療大師弗蘭克說:「讓人無法忍受的生活,從來都不是因為環境,而是因為缺乏意義和目的」。我們看到許多人遇到挫折時,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有可能是因他們還未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閱讀全文:【成長的足跡:音樂戲劇演出生命新章】《讓天賦發光》2025-08-07(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很高興採訪到慧治基金會114年慧治「一句好話」團體戲劇表演比賽,兩隊特優獎得獎機構之一:高雄市羊逃城弱勢關懷協會-羊逃城課後班的負責人伍嵩景傳道與四位得獎小朋友廖俊晨、李艾恩、蕭君豪、伍錫安以及專案執行劉柏林。
來自高雄市羊逃城弱勢關懷協會-羊逃城課後班的師生以音樂戲劇《受人批評,應感恩對方》榮獲特優獎。這群多為社會局轉介的高關懷學生,在負責人伍嵩景傳道的溫柔陪伴下,擺脫生命陰霾,綻放堅毅光芒。
負責人伍嵩景傳道,一位45歲的布農族原住民,19年前投身青少年與兒童服務。

閱讀全文:【「我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長輩的自我價值,其實像是酸種麵包,經歲月慢慢發酵出堅韌與香氣】《關係點心吧》2025-08-07(四)首播
曾聽過家庭中的長輩帶著悲傷的情緒訴說:「我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
退休後,身體逐漸退化、家庭責任也變少,許多長輩會出現「我還有什麼用?」的低潮;而子女在面對照顧壓力時,也可能出現情緒衝突與誤解。
《關係點心吧》本集邀請擅長「長照諮商」的龔頌美 心理師與聽眾朋友一起談談長輩為何會出現自我價值貶低的情況,如何以「存在」being來替代「行動」doing的觀點來看待自我價值。

閱讀全文:【愛能修復傷痕】《愛你不孤單》2025-08-07(四)首播
婚姻觀念的改變,同居不婚率攀升,
離婚率數據的表象,已不足以代表其中
累累傷痕的真相。當妳的家庭被第三者搶取豪奪,當妳的愛情被踐踏成支離破碎,妳恨自己為什麼還要對他掉眼淚。難道我要糾纏這份愛情插足他和小三婚姻中,做個第三者嗎?
伍綺說:「我不能就這樣下去啊! 就轉念去搜尋到一個用時間控管的策略,規定自己傷心流淚的時間。畢竟生活還是要過下去呀!

閱讀全文:【⯑當選擇成為突破的起點】《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8-07 (四) 14:00首播
有沒有一個時刻,你曾站在人生的交叉口,不知道該走、還是該留?
我們常以為「留下來撐下去」才叫堅強,但有時,真正的力量,是願意放下、離開,為自己找一條新的出路。
這一集「當選擇成為突破的起點」,我們不談「衝出舒適圈」的口號,而是深入那些人生中不得不面對的選擇,無論是在職場卡關、家庭緊張,或是孩子準備走上一條和你期待不同的路。

閱讀全文:【《軌道之外:從學霸到暗網,構築健康心智的十堂課》系列(五)人際疏離與孤獨感:天才的另一面】《GUIDING STARS》2025-08-06(三)首播
透過台灣「學霸」林睿庠涉嫌暗網販毒的震撼案例,深入剖析高智商犯罪的心理、社會與教育根源。借鑒羅斯福總統「偷竊鐵路」的名言,反思當代教育的盲點,並提供基於專業教育視角的解決方案,引導聽眾建立健康心智與倫理觀。
核心引言: 「一個從未上學的人,可能只會從貨車上偷竊;但他若接受過大學教育,他或許就能偷走整條鐵路。」——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
閱讀全文:【放晴的天空,一望無際】《愛的復原力》2025-08-06(三)15:00首播
「家」是很多人溫暖的依靠,但卻有些婦女與孩子不僅無法好好在這溫暖依靠的保護下好好生活,還在其中遭受到暴力,而為了自保不得不倉狂逃出。面對生活的下一步,是這群婦女與孩子現實生活中最茫然無助的問題。
在今天的節目中邀請到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信心家園的蔡蕙婷主任來分享,庇護家園如何協助這群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婦女還有他們的孩子,梳理他們過往傷痛的經歷,陪伴他們找回自己的主體性及尊嚴,相信自己可以慢慢好起來,不必急著堅強。生命中「勇敢」的種子,不一定會馬上發芽,但水到渠成後,迎接自己的會是自己想望的未來。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與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談原住民家庭與多元文化II】《乒乓雙人舞》2025-08-05 (二) 15:00首播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平安,「乒乓雙人舞」近期邀請輔大兒家系同學來到節目當中,目前他們剛完成「多元文化與家庭」二學分的選修課程,未來也將申請「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人員」的認證。就培育國家社會人才的角度而言,這群「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都正經歷理論與實務學習的養成過程。
這次節目我們邀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學士後教保專班」的同學鍾靈一起來談談他們參與這場與原住民學生的奇妙相遇。鍾靈同學是一位教會傳道人,目前在兒少安置機構服務。在過往服事的場域,兒童與家庭(特別是特殊兒童的家庭、脆弱家庭)一直是她所關注的議題。她個人喜歡閱讀與反思、藝術與美感活動、獨自浸泡在大自然裡,以及成為生命的陪伴者。

閱讀全文:【逃脫解放心靈的基地】《風箏不斷線》2025-08-05(二)首播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間「密室」,它鎖著你的煩惱、迷惘和無法說出口的壓力。許多青少年的孩子,常被困在一間心靈密室中,裡面鎖著學業壓力、人際煩惱、情緒陰影,還有對未來迷惘。而學校的輔導資源卻能帶著孩子一起「解鎖」這些困境,逃脫心靈的束縛!
許多人不知道輔導室是學生心靈的休憩站,是藏著校園寶藏的秘密基地。對學生來說,輔導老師是陪他們一起破解那些看似難以逾越的難題的好夥伴。

閱讀全文:【寧願割下心頭肉也絕不後悔—亞伯拉罕(2)】《我是傳奇》2025-08-04(一)首播
亞伯拉罕從75歲等到100歲,才終於等到自己與妻子撒拉所生下的兒子以撒,老來得子,自然是寶貝得不得了,但是有一天,上帝卻吩咐亞伯拉罕說,把你的兒子當作禮物送給我吧!什麼!?上帝,我沒聽錯吧!?盼了25年好不容易經歷神蹟才得來的孩子,你說給就要給,我該怎麼辦….?
《我是傳奇》(念平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週一20:00
重播週二01:00/週二08:00/週六12:00/週日04:00
Stars RADIO星蹤之愛廣播網收聽方式
1.手機收聽可到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下載 ”needs MEDIA” APP
2 電台官網 

閱讀全文:【解開生命的枷鎖-看見生命曙光-王詠詩】《喜樂處方箋》2025-08-01(五)、08-08(五)20:00首播
王詠詩出生在香港,爺爺是開麻將館,所以爸爸、媽媽、叔叔、姑姑都在賭博,宛如一個賭博世家,全家無一倖免。原生家庭父母爭吵不休且不常在家,父母管教孩子都是用打罵的方式,所以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詠詩,承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小學三年級學習煮飯給弟弟、妹妹吃,弟弟的叛逆,導致多次出入警察局,甚至打架鬥毆差點喪命。因為詠詩是長女,被設定了不同角色要承擔責任,也因為媽媽下班後去打麻將,家中無大人,詩詠說:「在家裡,我說了算。」

閱讀全文:【我們要如何成長?療癒和改變是成長的路徑】《關鍵心生命》2025-08-01(五)首播
無論在生命的轉彎處或生活的日常,總有些時刻讓人感到卡住。許多人會因此而感到氣餒,殊不知每一個卡點,都是成長的契機。那我們要如何成長呢?
上一集提到,遇到問題時我們需要停下來,向內覺察我們的內心世界發生了什麼?若我們願意內觀,我們就有機會覺知問題背後隱藏的原因。也許有人會說「我知道問題的原因,但就是改變不了,所以問題一直都在。」

閱讀全文:【人生沒有定數】《讓天賦發光》2025-07-31(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與財團法人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徐掌瑛邀請到正念老師 李彥楨老師及超超然永續創意 執行長 鄭雯瑄來到節目中。
兩位嘉賓是在學習教練課程中認識,時間大約在兩至三年前。
李彥楨老師分享從人生轉折中尋找自我的重要性,並透過教練課程與正向思考協助突破思維框架。正念部分強調呼吸、身體掃描與情緒管理,並透過父母以身作則及角色扮演,引導孩子培養自我覺察。
鄭雯瑄(Joyer Cheng)現為超超然永續創意執行長、德國紅點設計獎官方代表、企業易經師與轉型教練,專注於協助企業接班、轉型與創新發展。

閱讀全文:【只要我對別⼈好,別⼈就會對我好?】《關係點心吧》2025-07-31(四)首播
常聽這樣說嗎?「我對他那麼好,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呀︖」無論是在伴侶、朋友、同事- - 等等關係中,常常把他人的事放在⼼上,也會為對方付出,日子久了,當發現自己有需要時,別人視而不見、不會主動關心,同時也好疑惑:「我是不是不夠好︖還是別⼈根本不會回報我的好︖」內心充滿委屈、孤單、失落!
《關係點心吧》本集由兩位主持人與聽眾朋友一起來探索「只要我對別⼈好,別⼈就會對我好?」底層內心是有什麼樣的信念,而這樣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閱讀全文:【悲慘世界的曙光 】《愛你不孤單》2025-07-31(四)首播
就是瓊茹這活在台東山上的童年,快樂的記憶至今難以忘懷,高大強壯的爸爸這麼愛她們五個兄弟姊妹,滿山的花、草、樹木、是她們遊樂的地方,水果及種豆類是她們食物的來源。
瓊茹九歲爸爸癌症撒手人寰,大姐北上工作22歲肝病過世,二哥當兵時女友跟摯友兵變,過不去的情傷,二哥引爆瓦斯自殺,全身70%的燒傷,炸燬了瓊茹唯一的家,為了救二哥,賣了僅有燒毀的房子的地。
媽媽的生命像枯竭了的水泉,母親在大哥的家裡跟大嫂交待請大哥照顧我們,就從五樓一躍而下,多少年來瓊茹不能想起,不能提起,不能說起。

閱讀全文:【不是他不接棒,只是我難放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7-31 (四) 14:00首播
你爸媽說:「這間店以後給你接。」
你點頭,但心裡想:「我可以照我自己的方式做嗎?」
你跟孩子說:「你放心去試,爸媽都支持你。」
但等他真的要做決定時,你卻忍不住加一句:「不然你先聽我的看看好不好?」
主管跟你說:「從現在起,我不只交棒這個職位給你,還會支持你擔任這個職位」。但你卻感覺自己只是來當他的「打手」,卻沒辦法打從心裡相信主管的支持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