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導演與舞台管理-戲劇教育第九集】《Guiding Stars》2024-12-04(三)首播
美國的學校教育中對於戲劇教育相當重視,也發展的相當成熟。主持人黃雯雯教育博士任教學校就是美國聯邦政府精英計劃裡面的一個藝術學校,其中一大部分是教戲劇。
相較於歐美,其實華人的學校教育對戲劇教育並不重視。在這個戲劇教育系列中,黃雯雯博士將完整介紹美國的學校實施戲劇教育的教學個案。
* 例:一位高中戲劇導演分享了他們執導《坩堝》和《殺死一隻知更鳥》的經驗。
* 基本範例:一位學生導演帶領一群同學製作課堂作品「金髮女孩與三隻熊」。

閱讀全文:【給夢想一雙翅膀 】《愛的復原力》12/4 (三) 下午 3 點首播
不知道聽眾朋友是否也為孩子課後何處去或假日學習而傷透腦筋呢?這集節目我們請到善牧嘉義區主任李旻珊來聊聊善牧在嘉義的兒童周末多元學習服務,社工及老師們透過陪伴,看見孩子的特質,重視品格教育的內化養成,成為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養份。
不只是陪伴孩子成長,旻珊感受到自己也從服務中學習到「愛要耐心等待」:「帶著孩子學習愛、體驗愛、進而愛自己、愛身邊的人,就像看著小樹苗長大般。」過程中大人小孩都有很棒的領受,形成一個愛的循環,這一集「愛的復原力」邀請你跟我們一起「給夢想一雙翅膀」。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第62屆兒童、性別、民權類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專訪】《風箏不斷線》2024-12-03
第62屆兒童、性別、民權類台灣十大傑出青年陳彥君,大學畢業後就投入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的服務事工,對她而言,這不僅僅是個工作,更是一生的志業。
也許是受到母親長期關懷「受刑人」的影響,或是國中時期看到班上被異樣眼光對待的「壞學生」,他們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在加入「更生」六千多個日子,運用社工專業服務觸法少年與弱勢兒少,雖然常會面臨社會的不理解,甚至服務過程的艱難、失望與挫敗,但透過家人的支持、前輩的鼓勵、夥伴與志工的信任與投入、持續有少年發生改變,從受助者轉為參與助人的角色,使她看到工作的價值,可以堅持自己的初衷,相信每一位更生少年,都有機會可以變得更好。

閱讀全文:【分手的藝術I】《乒乓雙人舞》2024-12-03(二)15:00首播
健康的約會幫助雙方在互動中共同成長,包容接納彼此缺點。然而尋求發展親密關係的過程中,我們也可能發現彼此並不是最適的伴侶,此時分手就成為不得不然的經歷。
分手有三個階段:覺察關係無法繼續、面對情緒強烈波動、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兩個人性格差異過大、第三者出現都可能是關係亮紅燈的跡象。不願面對分手的現實、對伴侶過多的情感依附及執著於已不存在的承諾,常成為分手的障礙。憤怒、悲傷、自責的情緒則是分手常出現的情緒,接納而非逃避情緒可以幫助我們早一點走出分手的痛苦,重新開始規劃新的生活。
分手經驗處理不當,日後可能成為再進入愛情的妨礙,更甚至形成自我否定,唯有正向面對,隨著時間以及適切的抒發方式,才有治癒的可能。
歡迎收聽《乒乓雙人舞》。

閱讀全文:【不願事奉的逃兵先知—約拿】《我是傳奇》2024-12-02(一)首播
約拿是先知書中非常特別的一位,其他先知都乖乖聽上帝的話,但他老兄就偏不,聽完上帝的命令之後,立刻選擇逃亡,但無論逃到天涯海角,仍舊翻不出上帝的手掌心,於是他十分不情願的隨隨便便完成任務,沒想到只想考10分的他,卻考出了100分!?上帝你玩我呢….
閱讀全文:【合一療法~問題背後隱藏著需求】《關鍵心生命》2024-11-29(五)22:00首播
在我們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與衝突,無論發生的對象是在夫妻、親子、姻親、職場關係,一定會帶來某些負面情緒,讓我們感到不快樂。
當衝突產生時,我們可能會怪罪他人,覺得自己運氣不好,遇人不淑或碰到豬隊友,我們也可能責怪自己,覺得自己不會處人或處事,才會產生問題,但若是我們願意藉此衝突進入我們的內心世界去覺察自己,我們會發現,原來衝突產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我們內在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我們內在的需求有哪一些呢?例如成就、自主、照顧、求助、控制、求知、娛樂、放鬆等。需求如何形成的呢?多半是童年成長過程中過度被滿足或者是感到匱乏而形成的。
例如,童年時期凡事都得聽父母的,完全無法自我決定或為自己做選擇。便會形成高的自主需求,長大後便格外的想要自己做主,按自己期待的方式生活。若長大後仍然無法享有自主權,或在婚姻中仍然遭受另一半掌控,就會產生很大的抗拒,夫妻之間也會產生很大的張力。

閱讀全文:【從資訊人員的專業視角來讀解情緒察覺,原來就是解bug的邏輯】《讓天賦發光》2024-11-28(四)22:00首播
孫老師與財團法人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徐掌瑛今天節目中邀請到漫話科技執行長黃聖方博士。
從小喜歡漫畫,讀書時期想學電腦畫漫畫,而當時補習班的老師建議去讀資訊工程系。大學教授告訴黃聖方博士趕快把書唸完去大學當個教授,到時候還有時間畫漫畫。然而情緒教育才是黃聖方博士想做的事,明明就感覺很想做這件事,但老天爺派來的貴人都導引到自己往其它專業上。
創業的火種並沒有因時間澆滅,將近四十歲時重新思考自己還要去當漫畫家?還是創業結合所學:AI用文字生成漫畫。新創公司政府正在提倡,結果得獎名次前十名,於是有了成立公司的想法。

閱讀全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4-11-28 (四) 14:00首播
在禮物與獎品之間,究竟藏著什麼樣的愛的元素,讓二者截然不同?上一集節目中,我們曾深入探討這一點。
而隨著11月感恩節與12月聖誕節的腳步臨近,這段充滿愛與溫暖的季節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特別的契機——盤點愛的禮物。
本集節目中,將帶領聽眾從福音加油站中的一篇感人故事「幸運餐桌」開始:一位原本計畫結束生命的男士,偶然走進了一間也打算關門的餐廳。就在這平凡的一餐中,一道甜點的出現改變了一切——這不僅挽救了他的生命,也開啟了三位男士之間的幸運循環。從絕望到希望,從結束到新的開始,這段奇蹟般的經歷讓我們看到,禮物的力量不僅僅是一份物品,而是一份能帶來希望的心意與行動。
而在故事的餘韻中,主持人也將分享自己的「歲末禮物清單」,回顧一年中那些或大或小、或有形或無形的愛的禮物——一次意外的幫助、一句溫暖的問候,甚至是一段啟發的對話。這些禮物為我們的生命帶來了新的色彩,也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與信念。

閱讀全文:【叛逆少年成護兒醫師〜王聖儒醫師生命故事 (一、二集)】《守護一生》2024-11-27,2024-12-04 (三) 20:00首播
王聖儒醫師,現任輔大醫院兒童急診主任及職業安全衛生室主任,從桃園的一名叛逆少年成長為受人敬重的醫界守護者。他在嚴謹的家庭教育中成長,面對母親的高標準與嚴厲教導,性格一度叛逆,卻也因此學會堅韌與反思。在建國中學畢業後,他選擇進入國防醫學院,接受軍事化訓練,逐步修正自己的個性,並以優異成績畢業。
從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的小兒科主任到萬芳醫院的小兒感染科與急診科,王醫師一路扎實耕耘,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專長於小兒急診、小兒感染症、肺結核接觸者的診治與疫苗諮詢,是無數孩子與家庭的安心守護者。
然而,他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在當兵期間,因情感受挫而一度迷茫,直到認識了如陽光般溫暖的妻子,陪伴他走出陰霾。

閱讀全文:【生命的復原力】《愛的復原力》2024-11-27(三)15:00首播
每個人都有復原力,在前幾集的節目中,邀請了社工夥伴及服務對象分享了他們所經驗到的復原力,他們怎麼從所經歷到的事件去發現生命中復原力的流動。
在這集節目中,邀請了善牧基金會兩位副執行長李碧琪及侯雯琪,分享他們從甚麼時候開始接觸復原力,同時也跟聽眾朋友介紹復原力的概念:「無條件接納與社會支持網絡、發現生命的意義、技能、自尊、幽默感」,從這復原力的五大積木來連結自我生命的旅程。
在這一集節目中,兩位副執行長也與大家分享,善牧的服務如何與復原力連結,工作者經由復原力的眼光看待自己、接納自己,進而真正理解到如何陪伴服務對象找到自己的復原力。邀請您跟我們一起在「愛的復原力」節目中發現生命的力量。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一切為學生,為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主體__專訪國立花蓮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林建明校長】《躍動之星》 2024-11-27(三)21:00首播
位處台灣後山的花蓮,擁有好山好水是非常適合旅遊的地方,座落於花蓮市中心的花蓮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花商),對於每一位學生注重個別化差異,林建明校長帶領行政、教師團隊本著一切為學生,為學生一切理念,從老師用心教導與義務幫助學生學習、輔導、減免各項費用,結合花蓮縣發展特色課程,在隔代教養與變動環境下,努力營造親師生合作,校園接納與包容的環境。
如何在成績外讓學生兼顧興趣適性發展,未來往適合職涯規劃發展,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國立花蓮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林建明校長,以教育現場服務實務經驗跟我們分享,歡迎準時收聽!
閱讀全文:【世代交替下司法少年的輔導轉換】《風箏不斷線》2024-11-26(二)首播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這是故總統蔣經國先生說過的一段名言。
在科技持續進步、社會、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甚至自然環境都交互發生巨變的時代中,每個人要如何因應時代或潮流的改變?如何選擇才能與時俱進?是生活在現代的每個人都存在的壓力與焦慮。許多過去不曾、意想不到的,可能能明天就將遇到。
從事司法少年的服務也是。隨著司法少年世代的交替,法令的修正、犯罪型態的變異及視野不同的看見,司法少年的輔導也因著時代的脈動而不得不更新變換。

閱讀全文:【約會的界線】《乒乓雙人舞》2024-11-26(二)15:00首播
約好來相會,約會是一個認識自己與異性的好機會,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約會但也要學會在約會中保護自己。「界線」就是你想要保有而不被人所左右的事物,包括愛、情緒、價值觀、行為與態度,要先理解自己所願意給出的以及不願給出的為何,方能設下。不勉強自己與對方,互相尊重,循序漸進地發展感情是約會很重要的功能。
在約會中人很容易被氛圍所牽動,忘卻自我的樣子與堅持,衝動過後方才後悔覺得受傷,產生許多負面思維影響後續人格發展。界線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彼此能互相尊重對方的世界與情緒,理解對方的界線更是深入探索對方的方式。約會初期雙方都傾向將最美好的一面呈現出來,但要學習用長遠的眼光真誠地表現自己,刻意隱藏缺點在短期或許有效,但終究紙包不住火,不利於關係發展。在約會中學習在愛裡肯定自己與對方,並接納彼此的不足。
閱讀全文:...
溝通管道不暢通,可是又好想欣賞流行音樂會或甚至參加熱血澎湃的演唱會,有沒有可能?未來應該不是夢想喔!這一次《聽見你說愛我》來到桃園號稱鐵玫瑰劇場的桃園展演中心採訪喔!
我國文化部從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7年,開展在桃園科技藝術節,結合藝術、科技與在當地工商產業特色將,藝術與科技結合以實現;2022年更是將5G應用在各類展演節慶中,落地,更並且與新竹達成演唱會異地共演的新藝術文化體驗,造成各界熱烈回響。

閱讀全文:【以破裂婚姻體會上帝之痛的先知—何西阿】《我是傳奇》2024-11-25(一)首播
何西阿按著上帝的吩咐,娶妻生子,但這場婚姻卻成了一個笑話,妻子紅杏出牆,跟別的男人生下的孩子,卻讓何西阿來撫養,遭受妻子背叛的何西阿,卻因此體會了上帝心中之痛,因為上帝所愛的以色列,那曾與上帝立約的以色列,如今也照樣背叛了上帝,痛到深處….該如何解?
閱讀全文:【合一療法~我的價值可以內化而不固化】《關鍵心生命》2024-11-22(五)22:00首播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我,而這理想的我所表現出來的樣子都蘊含著我們所看重的事物,也可稱為價值。
價值可以分為一、人性自然價值,例如健康、美貌、財富….,二、倫理價值,例如慷慨、誠實、勇敢…..等人性的美德,三、宗教價值,例如信仰、敬虔、祈禱….等等。
價值都是好的,把人們帶到理想境界,但若是在人們心中所看重的價值是固化的、沒有彈性的、非實踐不可的,一旦個人內在的價值產生矛盾,或自己的價值與他人的價值產生對立,就會產生人際衝突、引發心理問題。
所以,當生活中發生人際衝突或心理困擾時,也可從價值層面去探索原因,若是源於價值衝突產生的問題,可以藉由合一療法健康八步的前四步,從覺察到表達,將固化的價值轉化為有彈性的內化價值,人們便不會被心中的價值框住,反而可以自由地運用所看重的價值,成就人生的理想與目標。若想了解更多有關內容,歡迎收聽《關鍵心生命》!

閱讀全文:【從風水師到牧師-潘壘】《喜樂處方箋》2024-11-22(五)11-29(五)20:00首播
潘壘現任: 三總院牧
1996年,潘壘的人生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右腦出血性中風而徹底改變。那一刻,他的左手左腳完全失去知覺,身體的痛苦與無力感覺如洪水般襲來。躺在病床上的他,感覺自己的人生跌入了深淵。即便經歷了醫治與復健,潘壘的內心卻依然不滿,甚至埋怨神未能完全醫治他。那段日子裡,經歷了中風、失望和十年的迷茫,潘壘決定離開神,踏上了一條似乎更能掌控命運的道路——成為一名風水師。
在離開神的十年間,潘壘試圖透過學習風水和算命來掌控自己的人生。他以為這些能幫助他解開人生的疑惑,找到內心的平靜。
然而,無論潘壘如何努力,內心的空虛卻始終無法填滿。即使為他人解讀命運,卻始終感到迷失與孤獨。他逐漸意識到,風水和算命無法滿足他的心靈深處的渴望。

閱讀全文:【 人生不需要後悔藥 】《愛你不孤單》2024-11-21(四)首播
一個常想要回到過去的人,如今領悟人生不需要後悔藥。因為經歷的過程發現二點:
1、 失敗的真相。
其實不是失敗,是跨越中的進行式,
正在「跨」尚未「越」。在不斷接踵而來的跨越中,都成了生命的養份。
2、 責任的歸屬。
當身體因工作而損毀時,不是壓榨你的人向妳道歉,為什麼呢?
因為,連自己都沒有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所以,最該跟自己道歉的人是你自己。有句耳熟能詳的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當作者再活20年是否會說,人生有時不是需要執著,是要知道轉身的智慧呢?
閱讀全文:【回到福爾摩沙傳奇的故事】《讓天賦發光》2024-11-21(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採訪的嘉賓來自經營台東三仙台農場的林俊傑。
林俊傑出生在東部三仙台山區部落小家庭。媽媽是原住民排灣族,爸爸是閩南人,父母在林俊傑 1歲時就離婚。3歲時爸爸娶了後母,在成長過程中大人重心都放在後母的孩子上,從小都是用別人用過的東西。讀國中時家人也都不關心自己,也沒有給過零用錢,於是轉學去市區技術中學讀書,因為是免學費。
在學校學習木工,但這裡的學生都是品德教育不好的孩子,學校是住宿制,剛入校就被學長逼迫喝假酒,也被逼迫每天和同學打架,不然就會吃拳頭。不好的成長環境讓林俊傑曾經誤入歧途,曾經走在鋼索上的生活,但當時還是告訴自己必須堅持把高職讀完。

閱讀全文:【?禮物與獎品之間的差別?】《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4-11-21 (四) 14:00首播
在這個充滿感恩的季節,我們一起聊聊「禮物」與「獎品」的微妙差別。當你收到一份禮物時,那是一種不帶條件的愛,可能是一封手寫的信、一個自製的小飾品,甚至是一段溫暖的擁抱。這些來自心意的禮物,沒有價錢的高低,也不需要付出努力去競逐,就這樣悄悄溫暖了我們的生命。而獎品呢?它是努力的果實,是付出代價後的獎勵,也許帶來一時的歡欣,但少了一些與愛連結的溫度。
然而上帝的愛,在我們還沒有做什麼時,祂就愛我們!
這一集中,我們不僅要解開「禮物」與「獎品」的不同,還會聽到主持人分享自己收到過的有意義的禮物,以及那些孩子們至今珍藏的暖心小物。原來,最美的回憶不是物質的價值,而是那份愛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