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如何重建健康的親密關係?從關係回到自己】《關鍵心生命》2025-05-016(五)首播
你是否曾在一段關係中用盡全力,卻仍然對這份關係沒有信心?
你是否不容易說出自己的情緒,很難分享真實的想法,與人的關係也總保持距離?
還是你總能冷靜俐落的處理大小問題,看起來獨立堅強,夜深人靜時,卻總有莫名的孤單、無力浮現?
這些生活中出現的困境,都可能是親密需求的創傷或匱乏所帶來的結果,也正是我們去窺探成長歷程「親密的需求是否匱乏?是否曾有創傷?」的一扇門。而在問題中出現的負面情緒便是帶著我們去探索的鑰匙。

閱讀全文:【峰的電商KOL崛起】《讓天賦發光》2025-5-15(四)22:00首播
今天節目中孫爸邀請到之前讀研究所的同學同時是電商KOL經營人-黃騏峰 ,平時大家都叫他錒峰,今年27歲,是個非常年輕的實業企業家。
市場上絕對不缺少產品,而是缺乏將好的產品賣出去的人才。網路行銷至今已是個成熟的產業,不再是流行或趨勢,而是產業的標配方向,市場上絕對不缺少產品,而是缺乏將好的產品賣出去的人才。
Facebook是台灣人最常使用的社群媒體之一,想要擴大受眾族群,除了不斷推出優質產品內容以外,透過投放廣告觸及潛在受眾也是需要技巧性。
錒峰的創業經驗,因為年輕,即使失敗也不覺得挫敗,因為從未想過會失敗,只是專注於學習和成長。

閱讀全文:【家中為什麼只有我在忙,他卻在旁做自己的事?】《關係點心吧》2025-05-15(四)首播
這一集來談談伴侶關係!
「小雯和阿強結婚五年,兩人都有全職工作,但下班後的家庭氛圍卻讓小雯感到無比委屈。每天回家,她總是忙著煮飯、收拾家務、照顧孩子,而阿強則習慣性地坐在沙發上滑手機,或是打電動放鬆。
有一天,小雯忍不住對阿強說:「家裡的事情怎麼只有我在做?你就不能幫幫忙嗎?」但阿強卻一臉困惑地回應:「你不是做得很好嗎?我以為你比較喜歡處理這些事。」小雯聽了更加生氣:「這根本不是我喜不喜歡的問題,而是我們一起的責任!」
這場爭吵最後沒有結論,小雯感覺自己不被理解,而阿強則覺得小雯太愛操心,沒事找事做。他們的關係逐漸變得緊張,小雯越來越累,甚至開始懷疑,阿強到底在這段婚姻中扮演什麼角色?」

閱讀全文:【台灣本土音樂治療師養成中 - 專訪林明臻會計師 (下)】《音樂好療育》2025-05-15 (四) 20:00首播
林明臻從事會計師工作超過二十年,在一次因緣際會中,重新喚起她與音樂交織的美好記憶,進而再次拾起對音樂的熱愛。她過第八級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檢定,之後申請就讀輔仁大學音樂治療在職碩專班,並於去年(2024年)順利畢業。畢業後,她更成為首位以台灣音樂治療主修學歷取得美國音樂治療師認證(CB-MT, Certification Board for Music Therapists)應試資格的學生。
明臻以堅定的語氣說道:「想一千次,不如做一次。」
讓我們一起來聽明臻的經驗分享——一位充滿行動力、有計劃,且無懼挑戰與失敗的夢想實踐者。 
閱讀全文:【反話背後的需求】 《愛你不孤單》2025-05-15(四)首播
為什麼最毒的話留給最親的人?
對話的雙方是彼此相愛的人,
雙方的對談是彼此相殺話。
是否是源自於內心的渴望,卻無法說服自己能接受的想法?
沉潛在內心的需求,卻透過完全相反的行為呈現出來?
有人說『反話』,看是無心,卻是有意。

閱讀全文:【⯑當了媽媽,更需要一個懂你的朋友-下集⯑‍⯑‍⯑】《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2025-05-15 (四) 14:00首播
來賓:邱雅萍
上集,我們像一場午後的閨密實境秀,聊著當媽媽後那種「被懂」的珍貴,說著在愛奇兒家庭裡,找到一位可以安心做自己的朋友,是多麼幸運也多麼必要。這一集,我們繼續那段對話,走進更深的故事。
曾經有一晚,一個孩子生病掛急診卻無法住院,另一個人瘋狂打電話求助,只因「那是我好朋友的孩子」。
這就是媽媽之間的友情,不張揚,卻深刻。 
來賓也會分享,她如何在成為單親媽媽後,仍願意敞開心,去找一個能懂她的人的過程。

閱讀全文:【讓陪伴成為熟悉的家鄉味】《愛的復原力》2025-05-14(三)15:00首播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曾經有過被陪伴,或陪伴他人的經驗,陪伴是件很單純,卻又有點不容易的事。今天愛的復原力節目特派員單元前往訪問了在善牧基金會工作20多年的資深夥伴蔣家琪,家琪在善牧做了十幾年的行政工作後,因緣際會之下從基金會的行政職走到了直接服務的現場,家琪如何克服、安撫自己沒有受過助人專業訓練的擔心,開啟陪伴青少年的旅程?以及她和她所陪伴的青少年之間又有哪些令人感動的故事?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婚姻教育的架構II】《乒乓雙人舞》2025-5-13 (二) 15:00首播
就婚姻教育的施行時機而言,需根據參與者的生命階段來施與相應的內容。上週我們提到受眾處在青少年、成年前期時,本集我們來談談新婚、親職前期、親職中期、親職後期的伴侶其分別面對婚姻生活議題及教育內涵。
新婚夫妻面臨挑戰通常為工作與家庭安排、家務分工、姻親關係經營,而且據研究顯示,男性在將婚、新婚以及親職早期階段,對於相關知識的學習意願也較高,可謂是可教時機,女性如果能在這黃金時段邀請伴侶來參與婚姻教育,對未來婚姻經營一定是事半功倍。

閱讀全文:【關注孩子的未來—兒童發展與早期療育】《風箏不斷線》2025-05-13(二)首播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帶給父母無數驚喜與挑戰,有些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無限的可能,他們總能贏在起跑線上,然而有著部份的孩子,可能會遇到發展上的挑戰。
在這群慢飛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早期療育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更能發揮他們的潛能,讓這群需孩子的成長之路更加順暢。
在本集節目中,大安文山區家庭支持服務中心居家賦能特教師陳家畇,將帶我們深入認識及了解兒童發展與早期療癒,讓家長能掌握孩子發展的黃金期,讓孩子獲得良好的支持,並陪伴他們突破與成長,歡迎收聽《風爭不斷線》。

閱讀全文:【從火爆雷子變為愛的使徒—使徒約翰】《我是傳奇》2025-05-12(一)首播
約翰有一個稱號,叫做「主所愛的那門徒」,他與彼得同為耶穌最核心的弟子,隱隱有彼此較量的味道,約翰更曾經毫不掩飾的爭取耶穌身邊的位置,這樣一個看重權力、脾氣火爆的人,最終卻甘願為主被流放荒島,並透過書信多次教導信徒要彼此相愛。
閱讀全文:【為什麼親密的需求讓人受傷?我們如何保護自己?】《關鍵心生命》2025-05-09(五)首播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看見、被好好愛著。這,就是「親密」的需求—人類與生俱來、深刻而真實的渴望。但,也許你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越想靠近一個人,心裡卻越焦慮;當你越投入一段關係,受傷也越深。你是否總認為「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或「愛我的人都會離開我」?
為什麼「親密」這件事常常讓我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些受傷的經驗背後,是否藏著童年親密需求的創傷或匱乏?而在童年的創傷與匱乏中,我們又習得了哪些自我保護的防衛模式?例如,用討好、逃避、控制等模式來處理內心情感的需求,或者用裝堅強來告訴自己我不需要愛。

閱讀全文:【媽媽的餐桌──愛的行動與傳承】《相知相伴》2025-05-09 (五) 21:00首播
一次突然的意外,母親受傷開刀。
三姊弟重新凝聚,分工照顧母親。
媽媽的餐桌,有愛的味道;現在,換我下廚為她款好料。
本集節目邀請到身兼多職的詹秀雅老師,分享回老家照顧陪伴媽媽的過程。三合院的家有重重門檻,有遙遠的廁所,他們清除環境的障礙,使用助行器就能安全安心。孝順、勤奮、幽默的媽媽帶來美好的身教,姊弟三人也用服務的行動傳承,一起活出愛。

閱讀全文:【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林秀美】《喜樂處方箋》2025-05-09(五)、05-16(五)20:00首播
林秀美家中有九個弟兄姊妹,她排第九,前面有八個哥哥,從小到大秀美就是家中的小公主,雖然當時她的家庭務農,是在極貧困的雲林縣靠海的鄉下。父母從小就不識字,只能耕田、打零工及搬磚搬泥沙維持生活,日子過是很不容易。鄰居親友常常取笑秀美的父母親說:生那麼多幹嘛?要一起餓死嗎?原本在秀美母親懷孕要生她的時候,秀美母親又怕生到男生,就決定吃藥打胎,遇到一個鄰居算命婆婆跟秀美母親說:哎呀!這是女生不是男生,算命婆婆說若算得不準,她就要自己喝下廁所的汙便水!於是秀美這條小命就被留下來了!

閱讀全文:【台灣本土音樂治療師養成中 - 專訪林明臻會計師 (上)】《音樂好療育》2025-05-08 (四) 20:00首播
林明臻擔任會計師超過二十年,在一次因緣際會中,重新喚起她與音樂交織的美好記憶,進而再次拾起對音樂的熱愛。她考取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鑑定,之後申請就讀輔仁大學音樂治療在職專班,並於去年(2024年)順利畢業。畢業後,她更成為首位以台灣音樂治療主修學歷取得美國音樂治療師認證(CB-MT, Certification Board for Music Therapists)應試資格的學生。

閱讀全文:【勇敢的跨越】 《愛你不孤單》2025-05-08(四)首播
摸索在舊知與新知混合的認知中,曾經用傳統忍耐的美德,也嘗試學習新知的方式,
為家庭為婚姻而努力。但是,當秋娟看見媒體上的一個案例,以傷害自己作為報復對方的威脅,不但挽回不了變質的愛情,還讓自己身體烙印了無法修復的傷害,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她心裡下了一個決定「我不要做那樣的女人。」
記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說:「人類的情感是複雜的,親密關係只佔其中的一部分,理解和溝通的深度,才是維繫一段關係的真正根基。 」

閱讀全文:【晉列Elsevier世界排名前2%科學家趙涵捷校長專訪】《讓天賦發光》2025-05-08(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很榮幸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前任校長 趙涵捷校長來到節目中。
趙涵捷校長擁有豐富學術與教育行政經歷,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電機系,並在國際學術界享有卓越的成就,為2024年ScholarGPS Sensor 及 Wireless 領域排名的世界前千分之2。在AD科學指標細分項電子電機子領域,位居台灣排名前10的科學家。
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宜蘭大學校長,任期13年半,對台灣東部高等教育非常熟稔。任內領導宜蘭大學,成功推動技職院校轉型,並完成城南校區的籌設計畫。在東華大學任內,也提升學校的國際及區域性排名,並為東華設計招生策略,顯著提升新生註冊率及海外招生成果。趙校長爭取到教育部的區域網路中心,提供高速網路,節省學校資源。

閱讀全文:【我明明是關⼼他,但為什麼我總是憤怒對他】《關係點心吧》2025-05-08(四)首播
這一集來談談親子依附關係!
「⼩美是⼀位全職媽媽,獨⾃照顧 8 歲的兒⼦⼩傑。⼩傑最近在學校經常不完成作業,⽼師多次反應他的專注⼒不⾜。⼩美很在意兒⼦的表現,擔⼼他會被⽼師和同學貼上『懶惰』的標籤。每天放學後,⼩美都會陪⼩傑寫作業,但過程中常常對兒⼦失去耐⼼,甚至會⼤聲斥責他:『你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專⼼⼀點︖!』事後,⼩美常因⾃⼰的憤怒感到內疚,認為⾃⼰明明是為了孩⼦好,卻總是⽤憤怒表達。」

閱讀全文:【⯑當了媽媽,更需要一個懂你的朋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5-05-08 (四) 14:00首播
成為媽媽的那一刻,世界好像從此改變了。
生活繞著孩子打轉,情緒藏在笑容背後,疲憊與孤單無人知曉。
尤其是身為愛奇兒的媽媽,那些不被看見的辛苦,更需要一個「懂妳」的人。
這一集,我們邀請了主持人閨蜜級朋友,ㄧ位愛奇兒母親單親媽媽,兩人從一場活動中相識,一開始只留下email這種有所保留的態度,至今成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集節目形式像一場沒有劇本的實境秀,妳會聽見她們彼此打趣、理解、偶爾語塞、偶爾哽咽,就像每個媽媽與最好的朋友之間的真實樣子。

閱讀全文:【關懷弱勢,正面鼓勵__專訪仁親基金會 張安慈執行長】《躍動之星》2025-05-07(三)21:00首播
長期在家庭教育現場服務,服務的單位有兒少、長者多個據點,已服務兩萬人次以上,仁親基金會的張安慈執行長亦待過企業擔任主管,服務的特殊境遇學生,有些是年紀太小結婚,有些是隔代教養,張執行長接觸過許多投入服務的大學志工,怎麼樣服務特殊境遇學生與陪讀班有其經驗值,張執行長也鼓勵有些情障孩子,家長不要害怕就醫,及早治療能更早協助到孩子。

閱讀全文:【認真過好每一天】《愛的復原力》2025-05-07(三)15:00首播
一位奈及利亞作家提到「單一故事的危險性」。她說,當我們對某個地方、文化或族群只認識一種故事,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看不見更多可能。這些單一的故事,也許源於真實,卻可能是片面的、狹隘的,往往遮蔽了更廣闊的全貌。但當我們願意跳脫那唯一的框架,就會發現,世界其實充滿了多元的眼光與角度。我們也能重新看見那些曾被忽略的美好、勇氣與希望。
在這一集愛的復原力節目中邀請到來自善牧培新中心的文化教練岳嘉星,透過她的生命故事,我們將一同體會:文化不僅是食衣住行,更是彼此理解的橋樑。